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2-20 15:07
单位名称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提供保障。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住所
铜川市新区东环路以西
法定代表人
韩延成
开办资金
1196.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95.66万元
7172.5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充分利用日常街面巡查以及“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组织站内职工在市民集中的重点区域和各个社区宣传救助法规,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并加大街面巡查力度,通过定点、定岗、定人、定责,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巡查机制,实行24小时“不打烊”、周末“不下线”的工作模式,联合公安、城管、区县民政以中心城区为主要范围,对繁华地段,公园车站、广场、桥梁涵洞、废旧房屋等重点地点开展街面巡查劝导救助专项行动,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确保我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救助。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值班带班,结合新修订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修订完善了站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类预案60项。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定期排查在工作机制、安全设施、消防、燃气、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全年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三是截止12月31日共救助、接待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76人次,男61人、女15人。其中,护送返乡26人,亲属接领8人,自行离站32人(其中提供乘车凭证22人),站外救助4人,司法带离4人(未成年人),并对13名易流浪走失人员进行了一次电话回访活动,均已回归正常生活,未反复外出流浪。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日常街面巡查以及“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积极与各类社会宣传媒介取得联系。一是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中通过铜川市鑫商界影视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新区分公司,在全市1042辆出租车上打出救助宣传广告,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二是及时启动了今冬明春“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利用本站微信平台、铜川民政微信平台等发布“寒冬送温暖倡议书”,印制“救助知识百问百答宣传册”5000本,联合区县民政局做好宣传救助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三是利用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媒体平台对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截至目前,本站微信平台发布救助信息41篇,民政网站发布救助动态15篇,铜川日报9篇、学习强国、三秦都市报、陕西时代网等媒体平台刊登救助动态累计42篇。三、存在问题。在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工作中,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回访机制,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回得来、稳得住。四、改进措施。及时更新《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加强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回访跟踪力度、实现“动态管理”。并协同流出地民政部门做好定期回访工作,了解受助人员目前状况或存在困难,及时报告帮其解决。同时,定期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智力残疾人员、受助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及其家庭开展摸底排查,做好源头预防工作。五、2024年工作计划。抓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紧盯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出实招、见实效,切实解决救助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及“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