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澄城县>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2-20 14:48
单位名称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弘扬人道精神,提供救助服务。依法保护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住所
澄城县晖福街北段民政福利园院内
法定代表人
潘栋
开办资金
15.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8万元
18.08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认真学习掌握救助政策及专业知识坚持把学习业务知识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要求救助人员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救助专业化水平。(二)加大救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日常城区巡查和乡镇巡查时,随时宣传救助政策。在6月19日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开展了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宣传活动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当天共发放宣传图册450本,传单500张,救助引导卡300张,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果。邀请县政协、妇联、工会、公安局、城管局以及特约监督员等代表20余人,走进救助管理站,实地参观了救助站硬件设施建设及各功能部室配置,了解近年来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并开展座谈。(三)扶危助困,关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严格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规范救助工作程序,积极做好救助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县镇村三级联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天候全覆盖,救助无盲区,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引导鼓励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做好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服务。联合公安、城市管理、卫生等部门优化简化流程,打造出一条便捷高效的救助绿色通道,专业甄别流浪乞讨人员,分类实施救助措施,倾心进行救助寻亲服务,及时发布寻亲信息,借助公安部门科学技术、新闻媒体平台、医疗救治手段,通过人脸识别技术、DAN比对、“头条寻人”、微信公众号、救助寻亲网、抖音等方式,提升寻亲服务水平和效率,帮助走失人员尽早回归家园。集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建立健全本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等人员信息台账,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并组织干部职工实地走访或电话询问。定期对前期救助人员进行回访看望。救助人员信息等及时录入全国民政政务信息系统,规范各类救助表格、表单,做到救助工作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严格按照要求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四)守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是今年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我站也相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专人负责,5月份完善提升了未保中心基础建设,与第三方组织签订协议,摸清全县未成年人留守、困境、孤儿等各类底册,专业多样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今年我们在多所学校开展了“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并为数百名困境儿童捐赠了安全教育读本和体育用品。携手澄城县阳光学校在全国第33个助残日,开展特殊困难群众探访行动暨困境儿童关爱活动。联合澄城县民政局、渭南市暖星服务中心共同在全县各乡镇举办“守护童年安全伴成长”为主题的安全知识讲座,并开展探访关爱及个案帮扶活动。暑期组织孤儿、困境儿童等参观尧头窑、博物馆,引领儿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年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75人次,站内救助40人次,站外救助35人次,成年人救助65人次,未成年人10人次,护送返乡29人。今年共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14次,活动12次,探访630人次,个案帮扶26人。很好地落实了社会救助职能,使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保障,营造了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对精神病患者以及传染病人的救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二是对个别长期外出流浪人员的源头治理仍需加强。三是专业化程度不够。回访易走失人群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在法制教育、行为矫治、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工作上有欠缺,只是简单的进行慰问,不能进行专业性指导和救助。改进措施1.加强与合作医院的联系,积极探索精神病患者及传染病人的有效救治途径;2.与乡镇民政办、村干部、流浪人员家属经常联系沟通,共同做好流浪人员的思想工作及生活关爱;3.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干部职工专业化服务技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开展与《头条寻人》栏目组合作,充分发挥微信等公众信息平台的作用,做好滞留人员寻亲信息推送工作,加强与公安部门及各兄弟救助单位的协助配合,及时帮助长期滞留人员寻找到亲人。2.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思路新方式,拓宽未成年人保护深度和广度,争取从源头解决未成年人流浪、辍学、受侵害、安全等问题。在坚持自愿求助的前提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保护性救助。3.开展好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活动,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遇困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