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三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2-20 09:16
单位名称 三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编制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并行使农业农村领域的行政处罚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
住所 三原县裕原路种子管理站四楼
法定代表人 张钊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5万元 29.32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三原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七项业务活动我队按照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责任,提升执法水平,积极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经营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有力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1、严格执法监管,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强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我队重点围绕2023年春节、全国两会、全县春耕备耕、夏收夏播、秋收秋种等关键节点,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质量、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畜禽屠宰、动植物检疫、农机等重点领域,突出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制种基地、农资经营集散地、畜禽屠宰场等重点对象,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强化执法案件查处力度,并与各监管单位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执法,进一步增大打击力度和执法影响。二是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在春耕备耕期间组织“农业执法保春耕”专项行动,提早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种子、化肥、农药的生产销售,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开展。4-7月,黄河流域禁渔期内,针对非法捕捞、非法捕捞渔具制售、非法渔获物交易利用和“三无”船舶治理整顿,持续开展“2023渔政亮剑”专项宣传整治。5-8月,为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围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整治农产品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未按规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记录不规范等行为,确保不发生因禁限用农兽药残留问题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秋收秋种期间,为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组织开展“秋季种子质量专项执法检查”和“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对全县种植业基地、农资门店进行检查,强化种子质量安全把控,通过检查三大记录台账、种子备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针对生产销售假劣种子行为立案查处2起,有力保障全县用种安全。全年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2、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执法良好氛围2023年,我队充分利用微信、网络、“三农之窗”APP、电视台等平台,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各乡镇设立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展台,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组织执法人员现场向农民群众宣传《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指导农民辨识专营标识标签和假劣农资、选购放心种子,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共向农户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向农资经营单位发放各类禁限用名录500份,同时通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结果,曝光违法企业名单,有效震慑了农业违法行为。3、强化制度建设,打造执法铁军我队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县编办要求,针对县级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评估验收存在问题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厘清执法职能,争取执法经费,稳定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能力,规范办案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农业执法处理流程,确保执法过程实体和程序公正;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规范行政处罚,严厉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处罚。同时健全强化投诉举报受理和举报奖励制度、案件移送和上报备案制度,规范执法运行机制,确保执法规范开展。4、加大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我队结合主题教育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活动,以党建提升推动执法业务提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理论、学业务,起到示范带领作用,在理论引导下不断强化执法队伍学习培训、执法工作轮岗锻炼、执法案件专项考核,不断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全省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全市农业综合执法大练兵活动,在全队营造以比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努力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执法尖兵和办案能手,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农业执法队伍。今年以来共办结农业行政处罚案件7件,执法工作得到管理服务对象和群众的一致好评。5、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落实依法行政今年我队进一步加强执法信息化管理,明晰职责权限和执法依据,梳理完善监管对象名录,已录入对象260个,录入率达到75%以上,启用“农业执法通”平台,执法人员基本掌握手机终端APP执法管理业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检查,上传执法案件。执法案件办理系统包含受案、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结案归档等流程,每个流程环环相扣,系统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6、保护耕地红线,严肃查处耕地违规建房2023年,我队加大力度保护耕地红线,积极落实全国整治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八不准”政策,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专班交办及群众投诉举报耕地违规建房问题,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乡镇开展调查核实,对乱占耕地动工建房,未完工的,一律要求停工待处,劝阻占耕行为,并在执法过程中及时把农村建房相关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切实把问题化解在萌芽和初始状态。对现存占用耕地建房问题严格按“四个一律”进行处置,今年共开展耕地违规建房调查14起,涉及农村村民17人,切实提升了农民耕地保护的思想意识。7、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今年安全生产领域事故多发态势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我队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把做好日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和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督导安排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按照全面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突出关键重点和薄弱环节,组织系统各单位对全县农业领域安全生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和整治,特别是对涉农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6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85车次,检查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共600家次,查看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品种共120余种,检查以玉米、蔬菜为主的种子种苗80余种。发现问题14件,责令整改7件,立案查处7件(农药案件4个、兽药案件各1个,种子案件2个),罚款3.57万元,有效规范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确保农民购买到合格放心的农资产品,全力维护了春耕夏收期间农业生产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身素质和利益严重制约着农资的安全管理和使用。部分经营者对农资的采购经营使用仅凭经验,片面考虑价格和自身利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2、农资经营户比较分散,尤其乡镇,部分偏远地区日常执法监管很难到位。3、经费短缺,支撑整个县区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困难较大。(二)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是加强违法案件查处。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度拓展案源渠道,确定排查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二是加强投诉举报处理。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村稳定的高度,认真及时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以调解处理公平公正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三是加强农资执法监管。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组织开展春、秋季打假工作。以农药、肥料和蔬菜种子为检查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四是积极争取执法经费。2024年,我们将继续争取省市县执法经费,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按照“机构规范化、装备齐全化、管理制度化、程序合法化、执法规范化”的“五化”要求,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和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统一执法流程,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硬件和软件水平,全面推进我县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形象统一、装备齐全、行为规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的目标。1、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农资的宣传、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的责任意识,确保农资打假工作,不间断取得实效。同时依据农时农事,开展种子、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执法检查,保障种子、农兽药、畜禽屠宰、动植物检疫、农机市场安全生产。2、加强部门协作,提升监管合力。加强与市场、自然资源、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优势。加强与各监管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增强横向联动。3、畅通农资打假举报渠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举报一处,发现一处,捣毁一处,使假冒伪劣农资无藏身之处。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进一步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宣传引导农资经销门店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支持建立诚信经营店,加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在2023年已授牌95户的基础上,2024年计划培育示范户达到180户以上,确保农民群众用上合格农资产品。5、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争取省市县农业执法专项经费,配备执法专用设备,强化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协调执法专用车辆,保障县域农资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全方位监管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