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政务服务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19 15:37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承担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服务管理和互联网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政务服务信息共享、政务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王霞
开办资金 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23万元 22.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办事环境提升改造。对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柜台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企业开办专区、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市场服务专区、便民服务区、休闲议事区、填表等待区、自助服务区七个功能区。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东侧建成综合类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主要服务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文明劝导员、交通警察等户外工作群体,同时兼顾前来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群众。(二)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启动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认定工作,12名工作人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完善政务服务工作机制,推行轮岗制度、开展政策宣讲、服务礼仪培训、“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窗口A、B岗。落实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跟服务”和领导班子坐窗口活动,轮流带班破解难题,实行干部“出柜台”帮办代办专岗,提供免费刻制公章、政务专递寄送等服务。成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金心办”志愿者服务队伍,累计服务时长近2万小时。开展周末“延时服务”45期,接待群众436人,办理业务295件。办理告知承诺制事项37件,帮办代办926件,政务专递寄送224份,免费刻制公章1902户8847枚。2023年3月,获得区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常态化做好“12345”平台投诉、电话投诉、现场投诉等处置工作。(三)实现权责明晰、审批有据。按照《金台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版》《金台区行政备案事项清单(2023)版》《审批事项工作规范》等文书,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审批程序,对于划转的行政许可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实现同一事项受理要素统一、办理标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站式”服务。2023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9355件,累计84408件,居全市前列。(四)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市区关于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市级部门持续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陕西政务服务网(金台)页面,丰富“个人办事”“法人办事”“一件事(试运行)”“中介服务”等板块内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减时间”比例达到83.41%,“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6.58%,即办事项占比达55.66%,网上可办率达到97.32%,其中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85.9%,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全区32家部门的1316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承接率为100%,事项完善率为100%。在全市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复查抽检中,我区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抽检合格率均达90%,排名居全市前列。指导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驻我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41家,多次赴区卫监所帮助企业群众发布中介采购需求95单,成交食品、卫生等检测报告中介项目95单。在宝鸡市政务服务平台对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服务对象、表单、流程、操作等信息进行配置,梳理出我区第一批秦务员APP上线事项清单20项。全区每万人办件62件,政务服务“好差评”办件量9347件,评价9347件,评价率100%。运用“不见面审批”系统远程勘察88件。(五)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提升“企业开办”专区政务服务,精简企业开办材料,推行注册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企业税务、公积金、社保医保开户等事项“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填报、一档管理”,提升企业开办“e窗通”,推广移动端应用电子营业执照,推动企业开办和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六)“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在全市率先启动,建立“1335”工作机制,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整合升级2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间压减50%以上。(七)“助企纾困”为企业排忧解难。以“形成清单+座谈交流+领导批阅+政策配套+督促落实”五步走工作法打造“助企纾困”升级版。2023年,举行“助企纾困”座谈会29期(区政府领导“助企纾困”座谈会7期,区政府部门“助企纾困”座谈会22期),参与企业84户,解决各类问题共计117件。(八)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加快推进金台区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2023年,先后联系江西省崇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等6个县区,确定涉及商事登记、医疗卫生、食品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事项清单,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两地政务事项“跨域通办”。(九)“便利型”社区建设。按照“N+4+12+1”工作思路,创新形成“三抓一建设”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三感提升”的“一刻钟生活、交通、利民服务圈”。抓周调研,定期赴社区进行建设情况调研,建立“一社区一档案”。抓月督导,建立“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对照31项考核指标,逐一赋色,实时跟进社区建设进度。抓季活动,组织召开“沉浸式体验拓思路 便利型社区建设求突破”、“交流比武亮风采 比拼赶超促提升”等四次季度活动。建设驿站,以“金心驿”为品牌,以打造“红色驿站”、“暖心驿站”、“便民驿站”为抓手,充分挖掘创建社区资源禀赋,构建“一中心多驿站”阵地服务体系。2023年,抓周调研68次,督导12次,抓季活动4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力保市场主体。探索建立了“三速三保三服务”机制,推行企业开办“5230”模式,持续开展上门办理、全程代办、证照专递送达服务,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只进一扇门”。2023年,全年新发展市场主体5252户,实有市场主体37531户,市场主体数量居全市首位。(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推出“菜单式”多场景服务机制,其做法被省发改委列入2023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借鉴。8月22日和12月7日,金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分别被列为全省“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落地情况现场观摩点位和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业务培训会现场调研观摩点位。上报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被中国通讯协会数字发展年会组委会在2023年数字发展年会评为“一体化政务服务创新实践典型示范单位”。2023年,全区涉及省级“一件事一次办”联办事项办件量2763件。(三)“不见面审批”省时省力。扩大“不见面审批”小程序运用范围,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上报的《“金心办”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案例,被中国通讯协会数字发展年会组委会在2023年数字发展年会评为“政务服务新媒体典型示范单位”。(四)“助企纾困”升级落地。以“五步工作法”打造“助企纾困”升级版,2023年8月,其经验做法荣登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137期,在全省推广借鉴。11月,《驿站一小时“助企纾困”激活力》入选《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实践案例》,荣获“模式创新提升优秀案例”。(五)法治营商环境助企便民。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法治赋能规范审批、优化服务为主线,实施“三大利企工程”。2023年6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调研“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工作,10月14日,“宝鸡市金台区‘五心服务金心办’行政审批服务模式”项目,荣获全省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六)宣传氛围浓厚。2023年,撰写信息稿件354篇,其中在中省市主流网媒、报刊发表97篇,区级采用53篇,“金台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三个年’金台审批在行动专栏”宣传稿件34篇,“岗位大练兵、人人讲政策”短视频宣传活动25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各系统之间存在壁垒,部分行业专网与省政务服务平台尚未融合,无平台无系统的事项只能线下办理,造成多次录入,影响工作效率。2.行政审批人员业务水平和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二)改进措施:1.由举办单位牵头,对各行业专网与省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工作加强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适时推送,将更多的业务平台数据纳入“好差评”系统管理,增加数据汇集量。2.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及服务礼仪培训。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紧盯改革“重点”,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一门、一网、一线”改革为突破,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充分挖掘“秦务员”平台应用深度,扩大“不见面审批”运用范围,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提效升级、“跨区域通办”提质扩容、“一网通办”突破提升。(二)聚力发展“结点”,培育市场主体量质提升。推进“惠企政策大礼包”,让企业“轻松找政策”、政策“精准找企业”,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规范企业住所登记管理,积极做好“个转企”变更登记,做实政银企合作,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三)聚焦办事“难点”,加快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行政备案事项》和《审批事项工作规范》动态管理,实现同一事项受理要素统一、办理标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清单之外无审批。(四)聚合系统“支点”,优化集成服务机制。持续开展“助企纾困”座谈会,提供特殊群体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实体企业绿色通道等服务,打造“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服务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1月24日,被数字政务发展年会组委会评为“政务服务新媒体典型示范单位”。2023年11月29日,《驿站一小时“助企纾困”激活力》入选《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实践案例》,荣获“模式创新提升优秀案例”。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