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彬州市环境监测站

彬州市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2-19 11:33
单位名称 彬州市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噪声监测•地下水质监测;污染源环境监测:工业污染源环境监测•城市生活污染源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技术咨询•环境监测社会委托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
住所 彬县环保局办公楼五层
法定代表人 路春龙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18万元 37.61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站严格按照《2023年彬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工作要求,强化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质量,顺利完成了各项监测工作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积极对接第三方运维公司,完成了生态环境局、公刘小学、官牌村等3个省控站点及新民镇等8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的日常供电、网络和运维人员的出入等基本保障和协调工作,对3个省控站点周围安装了智慧监控预警系统;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环境开展了不定期的巡查检查,编制了环境空气质量月报表12份,为环境监管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李家川水库和太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了4个季度的水质监测分析,监测项目62项;对拜家河地下水水源地开展监测2次,监测项目39项,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对农村万人千吨莱家沟水库水源地开展了4个季度的监测分析,监测项目29项,监测数据116个。为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每月15日前对泾河出境断面开展了3次不连续监测工作,提供有效数据69余个。对佰子沟、水帘河地表水各进行采样监测1次,出具报告2份,及时地掌握泾河水质变化情况。(三)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完成了四个季度的市区7个城市功能区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工作,其中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为100%;完成了90个点位的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工作,昼间评价较好,夜间评价较差;完成了20个点位的区域交通噪声监测工作,昼间评价好,夜间评价一般。配合开展了7次噪声投诉监测,全年累计获取并报送各类噪声监测数据908个,为加强辖区噪声监管,改善区域声环境状况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四)生态监测及其他专项监测工作完成自然生态详查图斑22处,为开展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五)污染源监测为了及时掌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及检查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对15家涉气、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了执法监测,共出具监测报告30份,其中废气5份,废水22份,噪声3份,提供有效监测数据354个。督促38家排污许可证企业完成了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并对其中16家企业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基本符合自行监测要求。企业自行监测联网率和执法监测填报率均达到100%;指导辖区内20家环统企业完成了月报、季报、年报的填报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合理;完成了10家企业水质在线监测比对工作,22个项次比对结果均为合格,为评价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完成了泾河沿线入河排放口排查溯源及6个入河排污口每月监测工作,提供有效监测数据101个;对10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4家具备监测条件的处理设施开展了2次监测工作,共出具监测报告2份,每次监测项目6个,获取监测数据48个,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提供了依据;配合2023年统筹强化监督黑臭水体专项工作组开展了黑臭水体监测,出具送检样报告1份,提供有效监测数据16个。在“1.31泾河长武县亭口段水体发黑舆情”处置过程中,出动采样1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采样监测任务。二、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强化优质服务今年以来,我站认真贯落实《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及《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多措并举、从严要求,努力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一)加强业务学习,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组织全站人员学习大气、水、噪声等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和污染源现场采样技术规程,努力提高监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规范现场采样培训,提高采样人员的能力水平,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加强密码平行样和标样控制,加强技术资料、档案、仪器设备和试剂管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公证性。(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设备管理。根据年初全年监测工作任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全年质量控制方案,结合每次监测工作任务,下发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任务通知单和质量控制措施通知单,保证对监测工作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采取平行、加标、密码样等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控,监测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监测报告及监测原始记录认真开展三级审核制度。同时,严格管理环境监测仪器,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及期间核查,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为100%。有力地保障了监测工作质量。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新增了生物实验室和纯水制备间,采购了声级校准仪、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等数台实验保障设备,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保障。(三)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追究。要求监测人员做到任何人员都不得受行政或其他有碍监测分析公正性的干预,不得参与和被监测单位等有损公正性的活动,并且把公正性要求纳入年终考核,从而保证了所有技术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监测工作。(四)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强化体系管理。2023年11月27日由质量管理人组织对监测站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全区域和所有岗位包括检验检测活动开展了一次内部审核,本次内审共发现5项基本符合项,主要分布在质量负责人、档案管理员和样品管理员3个岗位,均为一般不符合项,无严重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内审员下发了《内审不符合报告》,要求责任部门或岗位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内审组成员分别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了效果验证,验证结果为符合整改要求,彻底消除了不符合项的因素。三、取得的主要效益为适应彬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多方筹备,稳步开展监测项目的扩充和监测方法的变更,努力实现新形势下排污企业监管监测的新需求。积极开展了2023年上岗证网上申报及自认定准备工作。此次我站组织10人参加了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上岗证考核。考核项目取得了三大类38项80项次,为下一步能力提升,扩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组织8人参加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网络答题,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成绩;2人参加了省级现场理论考试,全部取得了较好成绩。(二)2023年先后参加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水中电导率能力验证,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水中挥发酚能力验证,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水中氟化物、总硬度、化学需氧量、氨氮能力验证,6个项目验证结果均为满意。(三)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各类培训12人次。同时,狠抓内部的业务培训学习,每月组织进行一次业务技术心得研讨,切实提升了我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处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了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设备维护无保障。随着生态环境工作逐步加强,对监测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修改加快,仪器设备无法满足当前工作。(二)环境质量管理工作亟需提升。因人员变动较快,未有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运转困难,日常运行管理水平亟需提高。五、整改措施我们一方面加大对人员的业务理论实践培训,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使各方面工作都能很好的开展起来。另一方面积极地协调人员,让人员尽快熟知相应职责,保证质量体系运行正常。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污染源监测工作。继续积极做好火石咀、大佛寺等8家煤矿,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瑶池电厂等重点监管企业的执法性监测工作。同时,督促38家排许证企业及时完成自行监测和公示工作。完成重点企业在线装置比对工作。(二)全面完成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一是组织好每季度李家川水库、太峪河水库两家城区及莱家沟万人千吨农村饮用水源地监测工作;二是继续做好3个省控点位和8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基本保障和协调工作,加强对站点周边环境开展不定期的巡查检查,协助做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数据的上报分析工作;三是做好城区内区域90个点位的噪声和20个点位的道路交道噪声以及7个点位功能区噪声昼间监测工作。(三)进一步规范工作管理秩序。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一步修改和组织学习好第五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做好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在采样过程中增加全程序空白样品、分析中带质控样、数据审核、出具报告中,全面加强质量控制,争取在污染源监测中密码样控制达到20%以上;加强采样规范化、原始记录书写审核严密,进一步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四)加大环境监测技术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站上的各类业务培训,开展站内外的业务交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监测业务人员素质。(五)继续做好国家总站、省中心站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能力验证工作。(六)进一步提升能力建设。加强仪器设备档案的完善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按时校准/检定所有在用仪器,争取在仪器设备硬件上提升项目监测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22712052007),有效期至2028年3月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