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抗旱服务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当地提供抗旱服务。承担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与规范管理工作;承担全市应急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节水新技术、抗旱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承担抗旱物资、机械设备供应及零配件和机具的维修指导工作;承办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住所 | 旬阳市莲花池瑞莲路水利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罗瑞平 | |
开办资金 | 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21万元 | 21.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年度任务,补齐供水设施短板。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1226”示范建设,投资1500万元,实施桐木镇桐木社区、赵湾镇华山村,城关刘湾社区1组、甘溪十字岭6组、段家河薛家湾、棕溪华峡6组、吕河周家阳坡3组等28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总户数2873户10055人,其中脱贫户766户2298人。(二)加强动态监测,确保饮水安全。抽调全队人员,围绕脱贫村、供水薄弱院落、脱贫人口和供水易反复人群,以村为单元,进行全面排查和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经常反映停水断水的村组,依靠当地政府、村组干部、管水员、驻村工作队等基层一线人员的力量,织密织牢监测排查网络,对供水条件差的村组和农村人口开展动态监测,镇村每月报送监测结果,坚决守住安全饮水底线。(三)健全管护机制,实现常态长效管理。今年以来,我队坚持把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政治任务,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确保工程建得好、群众长受益。制定了《旬阳市农村供水保障动态监测及长效运行机制工作方案》(旬水发〔2023〕43号)、《旬阳市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推进方案》(旬水发〔2023〕43号),充分发挥行业监管,镇村主体责任的作用,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饮水安全。(四)聚焦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改。今年在4月份和8月份分别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入户大排查”工作,对21个镇300个行政村当前已建成的所有农村供水工程(包括分散供水工程)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紧盯供水设施薄弱村组、季节性缺水院落、水毁受灾村组等重点区域和边远零散户、弱智低能户、分散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镇的方式,驻镇联村协同镇村开展地毯式排查。发现的问题,专题会商,全面认领,建立问题清单,逐项督办落实推进。(五)强化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达标。制定了全市905处集中供水工程年度水质检测工作计划,对日供水百吨以下集中供水,每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检测一次,对分散供水采取“望、闻、问、尝”进行水质评价。今年全市农村集中供水采集水样968份,均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标准。(六)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现状,针对可能出现的缺水、断水问题,制定完善了镇村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和移民安置点供水应急预案。各镇成立了供水应急抢修队伍,制定了应急处置措施,全力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用水,杜绝因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人员不作为等导致出现群体性供水事故发生。加强市镇村三级联动,充分发挥村级水管员作用,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一旦出现水源短缺、供水中断等问题,能够立即启动应急供水预案,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项目布局实现全域化。2016年至2019年分别实施了169个贫困村和131个非贫困村饮水工程,共建成截水坝793座、过滤池702座、蓄水池1034座,总投资4.57亿元,共解决117911户、387745人的饮水安全(其中贫困户41203户、贫困人口127561人);2022年紧紧围绕“1226”示范建设,投资1500万元,实施桐木镇桐木社区、赵湾镇华山村,城关刘湾社区1组、甘溪十字岭6组、段家河薛家湾、棕溪华峡6组、吕河周家阳坡3组等28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总户数2677户11065人,其中脱贫户760户2660人。(二)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2023年我市村镇供水公司直接负责全市20个集镇、13.9万农村人口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各供水站指导村级管水员管理分散供水工程,做好运行管护、加药消毒、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服务农村人口8.98万人。建成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专职水质检测人员9名,进一步保障42项供水指标的日常检测,并随时监测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情况,确保供水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覆盖农村人口60.2%以上,通过不断完善镇村供水直管到户运行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服务。(三)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印发了“旬阳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考核办法”,夯实了“三个责任”,督促全市169个贫困村和131个非贫困村饮水工程落实了管护责任,制定了供水管理制度,明确了管水员,采取按水表计量收缴或按年收费的方式明确了水费收缴。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管网维护难。全县多数供水工程供水管网战线长,有的管网从水源地到蓄水池的集中式供水网超过万米,给供水巡查管理人员带来工作难度,维修、养护成本较大。2.管水员素质差不齐。近年来,虽探索了由公益岗人员负责供水管护工作,但由于公益岗位人员必须是脱贫户,因业务水平知识欠缺,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不高,处理复杂琐碎的事务能力和应急抢险能力不足等。3.水费收缴难度大。部分群众节约用水、有偿用水观念淡薄,吃水付费意识不强,习惯于用免费水,一些村组水费收缴难度大,农村供水管理维护资金存在较大缺口。(二)整改措施1.健全村级管水员队伍。积极与人社、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开发村级管水员公益性岗位成立村级管水员队伍,保障每村有1名管水员专职从事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巡查维修工作。2.加强日常监管和培训。制定管水员考核办法,将管水员考核结果作为管水员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定期开展管水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水员的履职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切实打通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的“最后一公里”。3.建立农村水费收缴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水费收缴办法和方式,合理确定水价。各村落实专人定期收取水费,将所收水费用于村内管网维修、配件更换、消毒剂购买等长效管护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和有偿用水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重视饮水安全、用水缴费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四、下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农村供水考核。进一步夯实市、镇、村三级行政责任人和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人责任,每季度对镇村农村供水管护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该镇管护经费拨付、水利工程挂钩,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确保供水管护工作落到实处,群众长久受益。(三)强化业务指导。集中时间和人力,抽调村镇供水公司和各镇供水站业务人员,巡回到各镇村督促指导制定供水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明确专人长期不间断巡查检查和维修养护村级供水设施,全面做好水源地保护、供水故障排查工作。(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张贴“三个责任”公示,悬挂标语、发放用水明白卡和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印发《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及若干问题解答》等形式,贴近群众,引导群众转变吃“天然水”“大锅水”的思想和用水不缴费的现象,大力宣传爱水和节水观念,普及节水知识和技能,养成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的好习惯,坚持一水多用,不浪费每一滴水,不断增强爱水、护水、节水、惜水意识。(五)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与本级财政对接,足额预算农村供水水质检测经费,并按每年人均10元预算农村供水工程维修管护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公开透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