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农村发展财务运行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农村改革发展奖补资金,组织开展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及村干部报酬的保障工作;负责指导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负责非税收入移交过渡期内经办业务和票据经办业务。 | |
住所 | 旬阳市城关镇瑞莲路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罗成斌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4.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建章立制,促管理规范。紧扣农财中心职能,防范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是健全综改资金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管理的通知》(旬财发〔2023〕8号)、《关于转发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通知》(旬财发〔2023〕80号)、《关于规范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旬财发〔2023〕82号)等文件。二是完善村财管理制度。针对政经分离后村委会财务管理短板弱项,通过充分调研、广征意见,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居)委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通知》(旬财发〔2023〕81号)。三是制定非税管理制度。针对非税收入管理薄弱点,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旬财发〔2023〕7号)。(二)抓资金争取,促民生改善。通过认真研究政策、及时掌握信息、积极储备项目、主动汇报对接,全年争取农综资金1939万元,同口径较上年增加399万元,增长25.9%。(三)抓项目绩效,促资金安全。为确保农综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坚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申报、绩效目标审核、资金分配下达、绩效过程监控、绩效自评,实现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构建了农综项目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今年重点对金寨镇寨河社区、甘溪镇十字岭村、构元镇羊山村共3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接受了省级绩效评估。同时接受了省级评估验收组对红军镇红军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估验收。(四)抓非税改革,促服务效能。在做好财政票据购、领、销等日常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全力推进二甲医院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完成了全市二甲医院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任务,实现患者从缴费、取票、报销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解决群众看病“缴费烦、报销慢”的问题,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2023年本级非税收入完成8201万元。其中:专项收入5631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512万元、罚没收入1402万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56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300万元。(五)抓检查指导,促业务提升。一是开展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专项检查。成立两个专项检查组对市直57个单位、9个乡镇的非税收入政策执行、非税收缴系统应用、财政票据管理等开展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20个,下发整改交办单14个,向主管部门下发整改建议书2份,通过持续督导,已完成整改14个,正在整改6个。二是开展镇村财务内审工作。成立三个工作组对15个镇2022年镇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内部审计,共发现主要问题6个方面108条,正在持续整改中。同时结合内审工作对财会业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培训指导,并集中组织对21个财政所财会干部共计96人进行集中专题培训,努力提升镇村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三是开展农综项目资金检查指导。对下达2022年3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多次实地等方式进行督促指导,迎接省市绩效评估检查。同时结合镇村财务内审,对2022年部分公益事业项目实施情况和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业务指导,防范农综资金使用风险。(六)抓交办任务,促单位形象。一是超额完成稿件宣传任务。按照主管局下达农财中心年度稿件宣传任务8篇,全年完成18.5篇(其中在省财政简报发表1篇),占任务数的231%,在全局15个单位(股室)位列第一。二是扎实开展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按照市委农办统一安排,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和联镇督导工作,通过实地督导、下发督导提醒函等方式推进合同清收和整改工作,确保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交办任务完成。三是认真抓好联村帮扶工作。对照农财中心联村帮扶重点任务,对帮扶的甘溪镇十字岭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全力支持,仅当年安排项目资金222万元支持包联村美丽乡村及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健全完善制定各项制度,为资金管理提供保障依据。健全综改资金管理制度,从加强领导、压实责任、业务指导等方面,全方位构建综改项目资金管理体系,为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村财管理制度,从收、支、管、防等八个方面对财务收支管理、会计制度执行、会计业务核算进行了统一规范,为村财镇代管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制定非税管理制度,明晰非税收入项目、规范非税收缴流程、深化电子票据改革,为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实现应收尽收提供制度保障。(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益事业补助资金1337万元、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253万元、慈安桥建设补助资金49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万元。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提供财力支持。(三)抓非税改革,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全力推进二甲医院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完成了全市二甲医院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任务,实现患者从缴费、取票、报销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解决群众看病“缴费烦、报销慢”的问题。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与我市农村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2.农财中心承担量大面广的监管指导与现有股室业务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整改措施1.进一步积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减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与我市农村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2.向上争取人员,补充人力,使各股室人员充足,保证监管指导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服务水平。下步工作打算(一)强化学习提能力。始终将学习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方位学习重要论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财政政策业务知识,努力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法治能力、履职能力。(二)强化落实提质效。建立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农财中心各口工作管理机制已基本建立健全,各股室要主动结合岗位职责按照制度要求,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和常态化督导等措施,抓好制度的落实,让出台各项制度务实管用,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管事作用,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强化统筹提效能。农财中心工作管理事务面对基层线长面宽,在做好日常重点督导工作情况下,对综改项目、镇村财务、非税票据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组建联合检查组开展综合性督导检查,凝聚合力提高工作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