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汉中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2-07 15:51
单位名称 汉中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业务范围:查处全市范围内跨区域和具有全市影响的大要案;执法人员培训;履行市级市场监督主管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强制权等执法事项。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天台路352号
法定代表人 何祥华
开办资金 238.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83万元 8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成效显著。制定印发全市2023年“铁拳”行动方案及12类重点领域案件查办方案,以会代训召开工作推进部署会、通报会2次;集中查处“铁拳”行动专项违法案件132件,报送典型案件56件,其中,查办的某公司虚假宣传刷单炒信案、某电器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插座案、某食品店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酒品案、某商行销售以次充好化肥案等11起被列入全省“铁拳”行动及消费领域典型案件通报表扬;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76起,刊发宣传报道560篇,张贴宣传彩页3000份,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有力震慑了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二是“双打”及扫黑除恶工作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古城古镇古景假冒伪劣商品、春茶地理标志保护、2023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集中开展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案件查办、严打侵犯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知识产权行为,强化侵犯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以及特殊标志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整治。对互联网领域、重点市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进出口和寄递环节以及元旦、春节、五一等重点时节组织开展“昆仑”“龙腾”“剑网”“蓝天”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销毁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物资4600余件,涉案价值105万元。三是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暗访督查工作和全市小餐饮小作坊改造提升专项工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牵头全市秦巴生态保护、秦岭野生动物保护和长江禁渔禁捕执法行动;扎实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执法;开展6轮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督查考评工作,明察暗访食品生产经营户200余户次,发现问题400余个。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药械化产品、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共检查药械化流通使用类单位80余家;强化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及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督导,督办县区案件27件,提级办理案件2起。全年共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2501批次,药品抽验35批次,医疗器械省抽8批次,靶向性化妆品抽检5批次,圆满完成全年监督抽检任务,对抽检不合格的55批次食品按程序进行了后处理。四是围绕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扎实开展城镇燃气、燃气灶具类专项整治及燃气充装单位专项检查,特种设备超期未检专项整治行动,电梯质量安全提升、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行动;牵头落实加油机作弊、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整治,紧抓CMA资质认定,稳步落实年度检验检测领域专项执法;扎实推进农资打假,烟花爆竹、小型游乐设施质量安全、电动车、家具市场专项检查,集中开展非法警用装备、非法制售军服、老年用品质量安全“守护夕阳”行动、婴幼儿、儿童服装、汉服服饰质量专项行动等19项专项工作。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及其检测单位30余家,特种设备300余台,下达监察指令书30份;核查检验机构及委托抽检第三方相关单位96家,专项检查茶叶包装生产经营户112家,加油站4家、加油机18台。五是积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重点针对医疗机构、殡葬、教育等行业关键领域违规收费问题,组织执法骨干开展了为期三个月专项稽查,立案查处19户,检查各类经营户100余户,现场纠正未亮照经营、明码标价等轻微违法行为9件;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依法从快从重查处旅游旺季酒店客房虚高涨价现象;严肃处置疫情期间借药品紧缺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违法行为,有力维护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品价格市场稳定。六是加大违法广告、网络平台及格式合同领域集中治理,全年共计办理案件16件,查办的某公司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进行商业营销宣传违法广告案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七是有效化解投诉维权及舆情风险。全年接待来访116批143人次,转办并办结12315信息平台8件、登记举报信息线索12件。组织精干力量迅速开展留坝县疑似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工作,妥善处理抖音发布汉台区某鲜鱼庄就餐后身体不适舆情,及时查处业主投诉某房地产公司虚假宣传线索,有效排解了社会矛盾,保障了群众权益。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今年以来,共查办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违法案件151件,挽回市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移送涉刑案件4件,给予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罚案1件,将2户严重违法经营主体和自然人列入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经济效益2023年度,支队共查办市场监管领域各类违法案件151件,其中,普通程序127件,简易程序24件,案件办结率100%,案件查办数同比增长2.7%;涉案金额共计79.53万元,收缴罚没款207.41万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执法整体效能不足。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点多、量大、面广,牵头责任较多,重大及应急执法行动任务艰巨繁重,缺人员、缺装备、缺经费现象比较突出。二是综合执法业务尚不熟练。一线执法人员,特别是县区大队、镇街办监管所执法人员不固定,知识储备、执法能力严重不足,办案当事方法及手段单一,常规检查频次高,执法实效落地不足。三是综合执法改革不到位。历经数次改革变动,相关配套政策不明确不到位,人心浮动,单位性质、人员管理、财政供养等问题未完全落地落实落细,整体士气不足工作推进成效不够明显。改进措施一是积极抓好综合执法改革后续工作落实。强化现有人员定员定岗管理,落实岗位职责,创新开展专案专项执法,集中优势资源查办大案要案,提升案件质效。二是健全完善市县区综合执法一盘棋机制。健全完善以市支队为主统,县区为主体,镇、街办监管所为主责的综合执法监管体系,倡导推进市支队主动侦办涉及跨县区或重大、有影响的案件,县区大队积极查办跨镇、街办大要案件,镇、街办监管所压实责任及时办理本辖区内重点领域违法案件。三是强化跨领域专业培训,提升执法队伍骨干力量素质。组织开展“队长讲业务”,持续深入县区开展“你点我培训”活动,强化市县联动,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基层执法人员奖励机制,支持鼓励县区大队、镇街办所执法人员办理大要案,对案件办理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在办案经费使用、外出培训、先进评定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紧紧围绕民生领域重点执法任务,结合全市市场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7大方面的执法工作:在食品安全方面,紧扣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求,重点打击米、油、肉、保健品、婴幼儿用品等重点品种,强化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降脂案件查办;严厉查处餐饮单位操作不规范、消毒不符合标准等重点环节中未按规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案件,加强对国省市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深挖行业潜规则。在药械保化安全方面,重点打击民生关切药械质量安全;美容、养生机构销售使用非法药械及假冒伪劣产品,化妆品经营单位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行为,加大监督抽检,加强行刑衔接;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巩固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业成果,加大特种设备经营使用单位、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专项执法,强化气瓶充装站、压力管道、锅炉安全专项执法,拓展游乐设施、索道、起重机械等其他项目的执法检查力度。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紧扣重点消费群体,易出现安全风险的产品,强化茶叶过度包装、加油机、军服领域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重点工业产品、生活消费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以“双打”为平台,加大民生物资、农业农村、网络市场、“一老一小”领域相关商品侵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强“汉中仙毫”“汉中大米”“镇巴腊肉”等本地品牌保护,拓展并巩固扫黑除恶斗争成效。价格与反不正当方面,以价格检查为突破口,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违规收费、商品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不断筑牢“守底线、查隐患、保平安”的铜墙铁壁。广告与网络交易方面,按照市局《关于组织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启动辖区内各类户外广告排查整治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突出集体(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