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林木种苗推广站(子洲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子洲县林木种苗推广站(子洲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4-02-07 09:10
单位名称 子洲县林木种苗推广站(子洲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辖区内林木种苗、木材、花卉及其他林副产品的调运检疫工作和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及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等工作。
住所 子洲县兴庆路林业局办公楼2楼
法定代表人 刘福洲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1万元 16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林木种苗推广站(子洲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站在林业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加强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种苗森防站2023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乡村振兴工作按照县委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我站全体帮扶联系人,都能做好对小谷家河、砖塔村帮扶联系工作,认真完善资料册子,入户走访密切关注、监测每一户贫困户动态,得到了乡镇村委的一致认可。二、党建工作根据中共子洲县委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和县林业局文件精神开展了主题教育学习、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单位建设等工作。主题教育学习:认真学习,定期开展专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围绕学习,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把握正确导向。干部作风:按照林业局的安排,2023年持续展开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结合本单位实际、领导干部个人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对照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整改提升,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台账,并及时上报。(三)单位建设不断完善和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照执行,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增强干部素质。同时圆满完成了林业局及各级部门交代的各项工作。三、业务工作(一)种苗业务工作1、春季对全县苗圃、育苗个户的苗木种类数量进行了普查摸底调查,为造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清明义务植树免费发放侧柏、圆柏等绿化苗木7.4万株;完成了苗家坪、马蹄沟、周硷、马岔等乡镇鲜食杏配送5.8万株。2、完成了工程造林苗木质量检验抽查工作及苗圃生产经营档案管理监督检查;3、多次开展了涉林“双打”工作,未发现侵犯植物新品种和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苗。(二)森防业务工作1、完成了金鸡山公园、佛殿堂生态公园、307国道沿线、子南路沿线及各乡镇的重点区域的林木药物喷洒防治,防治里程近400公里(5-10米范围内),折合面积约0.5万亩;2、完成了草原鼠害防治面积5000亩,主要内容为按技术标准投放天然生物制剂雷公藤甲素。防治区域为北方塬林场、砖庙呼硷村、党家峁村、曹家硷村、暖泉沟村、周家硷镇梁杜庄村、冯甫渠村的天然牧草地及其它草地。3、开展了全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按照方案要求对66个踏查点和61个标准地进行实地踏查,踏查覆盖面积达到4.42万亩,共普查到毒害草数量20种(曼陀罗、大麻、苍耳等),无脊椎动物4种(大青叶蝉、中华稻蝗、椿象、中华剑角蝗),植物病原微生物1种(褐斑病),鼠害1种,通过草原普查APP管理系统实时上传采集数据。制作完成植物标本60套,无脊椎动物标本12套,病原微生物标本3套,老鼠标本3套合计78套,同时形成了阶段性成果报告。4、完成了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排查工作,安装诱捕器66套,并在秋季进行了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共普查林班46个,普查面积为0.564万亩,涉及全县14个乡镇(街道办)和1个国有林场,并形成了普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我县松林生长正常,暂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及其它检疫性病虫害。5、完成了春季造林工程苗木检疫工作,共检疫苗木200余万株,确保了造林苗木安全及苗木市场有序运行,同时,对《种子法》、《生物安全法》、《植物检疫条例》、种植资源保护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袋、资料1.5万余份、宣传雨伞900多把。四、廉政自律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和严禁四风反弹等有关规定,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作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运用执行党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团结同志,从不以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及其它娱乐消费,严格管好种苗站财务支出,把有限的经费使用到单位正常运转中,做到事事有监督、笔笔账目公开,防止浪费、挥霍、侵占、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避免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一年来没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制度的行为。五、取得效益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根本。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对于造林生产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植物检疫是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想要让林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前提条件就是种苗培育和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位。要想把经济效率提高上去,基础性工作一定要做好,为我县造林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效地遏制了植物新品种和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的现象,对新版植物检疫条例进行了宣传,提高群众和各级干部对林业植物检疫法规的认识,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自觉接受和支持林业检疫执法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植物条例的知晓率,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六、存在的问题(一)对检疫性病虫害、病虫害的防治和有害生物入侵的形式认识还有待提高;未经检验检疫和复检苗木用于造林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为其它部门或企业也有造林绿化项目,对苗木检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致使种苗的规章法律制度不能全面执行,监管存在困难。(二)由于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检疫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不够,一部分检疫人员在对苗木生产经营的法律制度的认识上和了解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上还有所欠缺。检验检疫员业务知识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态度需进一步转变。(三)检疫手段目前主要是靠现场检疫,苗木具有生命的特殊性,起苗装运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较紧,大多数因病害引起的疫情潜伏期症状表现不明显,用肉眼无法观察。此外,有的苗木有害生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及时准确地得出检疫结果。七、整改措施(一)提高检疫人员对植物检疫重要性的认识和病虫害危害的严重性,加强业务人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手册》、《植物检疫条例》和《种子法》的学习,多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多实践操作、多探讨。严防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或者扩散。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督、强化责任”的工作方针。(二)加强宣传、提高检疫执法意识。利用庙会、集市、乡村广播、融媒体中心等广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手册》、《植物检疫条例》和《种子法》。提高群众和各级干部对林业植物检疫法规的认识,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自觉接受和支持林业检疫执法工作。(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必要的检疫技术人员,提高快速准确的检疫能力。加强检疫队伍的建设和检疫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是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机制和全职检疫人员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的有力措施。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帮扶联系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学习、作风能力提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查缺补漏,增强干部素质,提升干部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单位健康、有序运行。三是进一步推进种苗森防业务工作,保障全县造林工程所需苗木资源,确保苗木市场规范运行;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防治等工作,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机制,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森林卫士职责,确保全县不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重大灾害、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检疫率达到95%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