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陕县> 宁陕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宁陕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06 16:19
单位名称 宁陕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组织实施全县创业指导、就业服务、人才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就失业登记、公岗管理;协调指导创业基地建设;高校毕业生管理;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开展人才劳务招聘洽谈会;落实创业贷款;负责社区工厂发展及管理。
住所 宁陕县城关镇迎宾大道6号
法定代表人 黄杰
开办资金 4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2万元 453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服务宗旨,开展就业服务、人才交流,精心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雨露计划”“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7802万个。累计接收2023届高校毕业生档案412份,办理报到255人,指导89人参与就业见习,兑现见习补贴55.9万元。做好公岗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创业贷款,负责社区工厂发展及管理。全年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242个,累计安置脱贫劳动力1766人,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年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1人25.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78亿元,累计扶持创业4076人,带动就业6000余人。目前共吸引15个创业实体入驻孵化基地,带动就业87人。培育认定就业帮扶基地23家,吸纳就业5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7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我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就近就地就业,兑现一次性求职补贴。调动了广大劳动力务工就业积极性。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优化提升服务质量,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牢牢守住不因就业问题导致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三、存在问题。(一)县内企业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以我县新社区工厂为例:我县目前在册新社区工厂30家,共开发就业岗位1015个,目前还有400余个岗位无人应聘。(二)刚性支出不降反升,就业资金压力较大。2023年我县实际开发岗位2242个,实际上岗1766人,均超过2022年市考指标,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为保证兜底就业,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刚性支出较大。2023年通过上级拨付就业专项资金、巩固衔接资金、县级就业基金等渠道共筹集资金1675.2万元,其中用于拨付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1000万元,占资金总量的60%。按照2023年度支持创业就业的正常支出,大约需要资金1990万元,尚有315万元资金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服务工作质量。(三)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返乡创业氛围不浓。受经济发展及就业创业平台限制,外出返乡人员创业积极性不高,带动就业作用发挥有限。例如我县仅有三星壹铭1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仅有15家,带动就业十分有限。目前正在培育的秦岭兰博园返乡创业园区、渔湾田园逸谷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县工业园区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都因入驻企业数量少、经营不稳定等因素,暂时无法认定,入驻企业也不能同步享受相关补贴优惠政策。四、改进措施。(一)加大惠企纾困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涉企审批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实行投资审批“一窗受理”“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代办服务”等制度,为加快企业落地营造良好环境。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提振信心恢复活力推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切实降低企业运营负担,全力稳定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三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崇尚实干、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以最优质的服务保障“归雁”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二)加大创业就业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落细帮扶政策,鼓励支持多种方式加快就业。一要多方筹集就业帮扶资金。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对接省市人社部门,做好沟通汇报,争取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确保重点资金保障到位。二要精准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强化就业资金监管,促进就业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发挥民生资金惠民效应。严格执行省市关于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遵循使用原则,严格支出范围和标准,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严格补贴审批流程,严把“入口”,落实分级负责、公示公告、集体研究等工作制度,确保资金安全、支出规范。三要逐步提高创业补贴兑付比例。要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鼓励激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结合返乡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出台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及时兑现各项奖补,坚定返乡创业者投资兴业的信心,充分发挥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三)加快创业就业载体培育认定,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一要做好创业园区培育。结合县情实际,加快对返乡创业人员聚集区、商贸流通活跃区以及各类产业园区的培育指导,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地将其逐步培育认定为返乡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做好返乡创业阵地建设,为其提供项目发布、创业培训、融资贷款、专家指导、技术咨询、法律维权、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平台。二要做好就业帮扶基地建设。要结合宁陕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培育建成一批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园,对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给予适当补贴,更好发挥带农增收作用。三要加快建设“零工市场”。做好返乡灵活就业人员、不愿外出但有就业意愿的求职者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零工市场”,搭建精准、高效、便捷、规范的用工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招工、求职信息,实现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和配置效率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为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五、下一步工作思路。首先是继续做好稳岗就业政策宣传工作,不断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其次是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严格做好稳岗就业惠企纾困各项政策落实。再次是积极做好社区工厂提质增效工作,持续扩大就业容量,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