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公用事业服务站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准指导下,全体干部坚持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认真贯彻县、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文化、交通领域等工作宣传,强化群众文化自信,提高群众自我认同及获得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净化社会环境、保障群众享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实惠。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文化旅游工作方面:1、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对县级文物保护有关工作部署,加强对岭底村大庄组银杏古树、灵口街社区红色文化许旅路、历史古墓王乔墓等保护工作,对重点文物重新立碑,明确保护区域,对银杏古树设置栅栏,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文物保护要求,扎实做好县级文物保护工作。2、加大文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春节、“七一”、重阳节等重点节假日,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在线上宣传党的政策,今年开展线上文化惠民演出20余场次,现场演出6场次;今年配合镇党委成功举办连翘节观赏活动,获得县级有关部门高度赞誉。成立洛南县武术协会灵口分会,拥有长期会员30余人,配合县武术协会为群众表演10余场次。3、做好康养建设工作。我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康养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宜居、宜游、宜养”的“滨水康旅小镇”为目标,重点建设“医、养、游、体、药、食”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体系;由镇党委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和公用事业服务站具体抓好康养建设工作,我站主要负责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工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月汇报研判、季点评考核通报制度,全面推进康养工作。一是开展康养文化产业培育。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牵头,组织各村(居)群众大力发展“健康文旅”产业,油菜、辣椒、向日葵、烤烟、中药材等作为灵口镇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金灿灿的油菜花、红艳艳的小辣椒、笑嘻嘻的向日葵、整齐划一的烤烟和开着各种颜色花的中药材,不仅富了灵口群众的“钱袋子”,也让每一位来灵口游玩观赏的旅客陶醉其中;二是组织开展“酒店民宿提升工程”,通过制定特色民宿管理和激励机制,大力宣传打造特色民俗的意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打造特色民宿工作中来。三是重新编印《人文灵口》,对上寺店卢灵洛磨河红色文化绿色长廊、洛水之滨自然风光、焦村遗址仰韶文化影响地、龙河大鲵自然栖息地、大禹导洛处等结合康养项目重新修改编印。尤其上寺店卢灵洛县政府旧址,系我县红色革命遗址,是李先念主席曾经战斗过得地方,也是我们灵口的一张名片,对于宣传红色文化长廊,打造康养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四是重点打造康养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灵口镇文物古树木,对丁塬400余年的白皮松、大庄1400余年的银杏树、黄坪1500年以上的棉柏进行挂牌保护;对焦村、宋川猿人遗址进行挖掘宣传,尤其以焦村遗址出土的人面陶壶,属国家一级文物,仰韶文化特征文物,证实了灵口是河洛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地;对五家沟村、龙泉村、灵口街社区、焦村等区域内种植的油菜、向日葵集中发展旅游。通过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开发,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4.配合做好其他方面宣传工作。充分利用镇村应急广播积极宣传森林防火、防汛、综治维稳、平安创建、环境卫生整治。参与网吧巡查管理,市场安全卫生创建,农家书屋建设等工作。5.全力配合镇党委做好其他工作。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做好“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灵口建设工作;配合做好“22℃商洛”和“礼仪商洛”的宣传营销和推广工作;组织开展“特色产品提升工程”、“特色餐饮提升工程”工作;制定管理和激励机制,认定一批特色产品、特色餐饮店,编印特色产品目录册、特色菜品宣传册,参加商洛市美食评选活动,打造具有灵口地方特色的健康美食套餐,推介灵口粳糕等,做好康养产品的展示推介工作。做好康养项目、康养产业、气候变化信息发布,推动气候康养进灵口,在全镇做好气象变化预警和实时发布工作。(二)公路管理方面1、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公用事业服务站、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下发了2023年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职责。镇公用事业服务站与各村签订了年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各村委会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村级公路养护队伍,并与农村公路养护员签订了“四好农村路”村级公路养护承包协议,使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分片、分段责任到人。2、抓好公路建设。我镇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开行项目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今年共完成洛灵路、朱灵路河堤修复项目3公里,涉及路段共4条27公里,完成通组道路7.32公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积极协调各村,协同村委会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严把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和“四制”管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建设期间安排村委会成员、护路员参与项目建设,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既保证了养护队伍稳定更促进了工程保质保量,确保了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3、落实公路管护。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村公路规范化养护工作规程》和《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将全镇所有农村公路全部列养。成立村级公路管理养护创建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建成了镇、村、组三级网格,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创建示范镇工作方案,实施了领导包片包村制度,做到“五个到位”,即主体责任到位、养护筹措到位、镇管村养人员落实到位,养护目标落实到位、领导包抓落实到位。全镇今年公路管理支出100余万元,聘用管理员132人,切实保障了我镇公路管理需求。4、做好公路养护。在养护工作中,为了养好、管好已建成的示范农村公路,多方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在专业养护工程优先用于示范创建的同时,从政府日常养护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创建专项奖励资金,用于示范村内示范路段的日常专业养护,推进养护市场化,实行分段承包养护,并签订养护合同,明确了养护质量要求及期限、养护工作内容及要求、养护质量考核、安全事项等内容。提高我镇多方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积极性,达到农村公路“条条有人养、路路有人管”。目前、我镇农村公路总里程322.18公里,其中县道一条6.6公里、乡通8条76.3公里;村道114条239.28公里。去年以来处置安全隐患4处,设立标志8块。部分道路道边栽植了景观树、乡村通行环境提到显著提升。5、加大公路运营。一是全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发挥城乡道路营运一体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域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快递业务,鼓励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在镇设立物流网点,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产品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増加农民收入,加快农特产品外销,实现了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三是城镇建设管理方面今年以来,间接参与管理灵口镇城镇建设项目,截止目前,污水管道主管网铺设5.9公里,处理厂主体落成。已完成投资3110余万元,建立日处理污水能力800吨,采用3P项目建设,街道划线、划行规市工作。垃圾填埋场全年修整18次,在每月一次的基础上,完整填埋六次,彻底杜绝渗漏、气味乱排。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年来,按照县镇统一安排部署,我站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使站上的工作有了一定提高。一是单位运行更加流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宣传效果明显,尤其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三是文化人才梯次培训完善,更多人员参与文艺演出;四是农村公路管理平稳运行,创建通过了市级四好农村路。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我镇公用事业服务站未经常性开展工作,存在以镇政府工作为先,同时人员结构有待提高。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一是从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入手,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学习力度,更好的服务群众。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科技意识。三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重点业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四是加强信息畅通,及时对所管事务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置。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坚持目标不改变、工作不松劲、力度不减弱,积极应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带头模范作用。一是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学习力度,更好的服务群众。把干部掌握的技能及时送到群众中去。二是抓好交通项目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支持,谋划好项目、实施好项目、监管好项目。细化工作任务、实行跟踪问效。三是抓好文化工作。积极宣传正能量,把社会正面典型宣传于社会,群众中,加强培训文化演出队伍建设。落实文化共享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