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05 10:17
单位名称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业务范围:起草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标准和发展规划。实施垃圾分类的社会动员及收处体系建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考核评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产业化研究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东巷36号
法定代表人 王宁
开办资金 6.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3万元 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明晰工作任务。制定印发了《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汉中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任务》《汉中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月考评细则》《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任务清单》,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晰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完善制度要求,强化示范引领。按照《汉中市城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物业服务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引导员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规范完善各县区垃圾分投放各项制度。加大示范创建的力度,强化对示范点的指导,积极与省住建厅对接,成功申报汉台区徐望镇、宁强县安乐河镇、留坝县武关驿镇为2023年度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督促各试点镇按照省住建厅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工作。三是深化组织动员,扩大宣传力度。加强网络宣传。督促各县区、各部门通过“报、网、微、端、屏”等载体,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专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并定期更新公益广告。通过发送短信、投放朋友圈推广等方式,向市民精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发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营造网络宣传的浓厚氛围。中心全年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共计35场次,普及人数达5000人以上,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稳定在90%以上。四是加强联合督导,狠抓源头减量。印发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强化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会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解决难题,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定期对相关成员单位、中心城区的办事处(镇)、社区及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共14次,开展全市专项整治活动1次,印发检查通报4期、“红黑榜”3期。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好“五个宣传、三个减量”批示精神,市垃分办、创文办、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对两区11个源头减量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了指导检查,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住建部反馈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得分由2022年第三季度40.7分上升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57.5分,评分提升16.8分;在全国中等城市的排名第68名、第三档,进步明显。省住建厅反馈全省12个地市评估得分由2022年第四季度40.35分上升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51.5分,评分提升11.15分,在全省排名第8名,在全国和全省均实现连续进位升档。(二)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一是制定印发《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要点》《汉中市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任务清单》《汉中市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评细则》等文件,明晰了全市农村垃圾治理目标任务、工作形式,二是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其中,一类地区留坝县、佛坪县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已达到100%。二类地区汉台区、西乡县、城固县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已达到100%。三类地区南郑区、勉县、洋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已达到94.4%。全市,12420个自然村中收运体系覆盖的自然村11809个,占比为96.9%。三是依托省住建厅卫星巡查、无人机督查、现场核查三种形式,加大对乱堆乱放等卫星图斑的交办整治,全市四轮卫星遥感监测疑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94处,已全部核查整治销号。基本实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动态清零”。四是常态化开展督导指导工作。印发《关于做好住建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对标补短”督帮工作迎检的通知》《汉中市生活垃圾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通过会同市人居办等多部门以及农村垃圾治理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全市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反馈、现场交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截至目前,第三方评估中心城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3.4%,垃圾分类参与度达90.8%。为全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做出贡献。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建设更好的生活自然环境精神文明,逐步提高居民的质量和环保意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有所增强,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较少。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举办进校园、进社区等相关活动,借助各种网络媒介通过大数据推送进行了宣传普及,但个别地方还存在走过场、一阵风等情况。二是报送系统还需进一步钻研。当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得分排名主要依靠住建部评价系统,而对系统要素的构成、指标的分析、引领的方向、评价的核心、结果的运用没有做认真的研究和专业的培训,以致于县区上报数字不够精准、双印证的材料不够健全、提交确认的实际性操作缺乏,报送系统还需进一步钻研。改进措施一是组织建立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开展市、县、社区工作研讨会,积极发挥工作职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督促县区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月通报、简报等形式建立全市生活垃圾月通报机制。进一步落实《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精细化考核,并以排名、“红、黑”榜等形式公开通报。二是加强宣传,增强分类意识。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宣传计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接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教育、市妇联、市机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开展多频次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三是及时完备数据,科学整理上传。邀请专家对信息报送人员进行培训,对住建部评价系统与指标进行认真研究,按照清单内容督办相关县区、单位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上报资料。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