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建设工程提供质量安全监督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龙首北路西段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海平 | |
开办资金 | 5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1.25万元 | 388.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严守质量生命线,质量管理成效显著提升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管理程序、严把管理标准、提升管理质效。严把竣工验收关,按程序对站直监的3个项目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把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有序开展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依规处理投诉事项,共受理质量投诉29起,均按程序妥善办理。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对全省近3年建设工程质量投诉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对12个市(区),共115个县(区)工程质量投诉情况进行了梳理研究,形成《陕西省住宅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督调研报告》。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监管成效,对全省监督机构进行了3期的监督工作培训和通用规范学习;制定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考核实施方案,根据省厅安排,对12个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工作圆满完成;在全省范围内的38个项目、87个单位工程开展交叉检查27次。配合省厅开展相关工作,对2022年申报的461项工法资料通过形式审查、专家复审,报厅工法评审委员会190项。对申报陕西省建设工程“长安杯奖”的65份项目资料进行审查,协助省厅“长安杯”资料评审工作;组织专家拟定了《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实施细则》;代拟了《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单位质量职责标准化清单》《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单位关键岗位质量职责标准化清单》;抽调专人参加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参与编写了《全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督帮工作实施方案》《陕西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现场检查工作指导细则》。二、筑牢底线思维,安全生产监管不断强化我们始终以中央关于安全稳定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引领,深刻认识全省住建领域安全稳定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配合省厅进行复工复产、两会、中亚峰会期间等各类安全生产督查,共对全省39个市(区)、县进行督导检查,随机抽查在建工程122个,发现安全问题244条,下发执法建议书7份。在关键节点、重大节日、特殊天气期间以“四不两直”的暗访抽查方式,由站班子成员带队,对西安等10个地市、14个县区进行了检查,抽查项目28个,发现安全问题178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有力促进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和监督机构监管职责落实。配合省厅参与省级文明工作现场核查工作,共检查验收项目300余个。严格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全年共对908家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考评,责令整改465家。受理起重机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告知登记企业103家,对符合要求的84家完成登记公示工作。提升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工作水平,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进行新《安全生产条例》、危大工程、施工脚手架等专项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队伍业务能力,提高监督人员工作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省厅安排,组织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全省2023年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月”启动会和现场咨询活动,共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材料2000余册。制作投放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宣传效果显著。严格安全监管标准落实,配合省厅修订了《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编制并发布了《质量安全监督手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图解》《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三、加强检测机构指导,提升各级检测机构能力全面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开展检测机构专项检查,夯实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净化检测工作环境。出台《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监督指导意见》,强化分项、分部及竣工验收质量的管控,深刻汲取“宝鸡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全力推进“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可溯源、可查询。为全面摸排全省检测机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检测能力,收集560份问卷调查表,形成了《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普查报告》。为规范检测机构从业行为,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组织54家钢结构检测机构参加全省钢结构工程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能力验证工作。代拟了《检测报告格式及编写指南》,起草了《省外检测机构进陕备案管理办法》《检测机构资质专家评审工作导则》,统一全省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等开展检测及相关活动资料管理规定,逐步规范检测行为。总站主编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被住建部采用,现全国征求意见已结束,进入到最后审查阶段。四、优化考核形式,行业从业人员源头管控成效显现推进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考试改革,全面实现由线下考试向线上考试的转变,从报名到申领电子证照全程信息化。从制度上、系统上、源头上提升考核效率、确保公平,有效防范化解廉政风险。配合省厅完成考点遴选工作,去年遴选出15家信息化试考机构,并建立完善机构管理办法和退出机制,采取调研督导,暗查暗访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考场舞弊、高价“包过”等严重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组织全省安管及特种人员考试,截至目前,已组织6批次的安全管理人员和4批次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工作,共计19.6万余人次,其中安管人员18.3万余次,特种作业人员1.3万余次。题库修改与更新扩容,认真听取考生意见,收集争议问题,计划2024年初进行题库更新,新增题目约1600道。加强考试机构监督管理,在考试实施过程中,坚持以“线下巡考+线上监控”模式、不间断对各考点展开巡考,在对考点的日常管理和巡查过程中,发现陕西中创道禾考点存在机考设备安全防护不达标的问题,通报取消其考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全年无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