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咸阳市>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01 16:40
单位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城乡劳动力再就业。承担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服务工作等。
住所
咸阳市玉泉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崔舰
开办资金
1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23万元
44.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现将我单位2023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标准。坚持窗口服务“五个一”标准,规范经办服务标准,同时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叫号机和引导咨询服务员,有效化解群众办事排队等候和多窗口重复咨询等问题的出现。二是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坚持以创建劳务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劳务素质为重点,以增加劳务收入为目标,结合劳务品牌和市场需求,大力扶持特色劳务品牌推广创业,精心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劳务品牌。三是加大就业援助帮扶力度。依托“春风送岗位援助暖民心”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采取就业技能培训,送岗到户,就近就地就业等积极措施,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四是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深入开展全市社保补贴依托数字人社实现网上申报专题调研,依托“数字人社”,加快推进托管档案数字化建设,整合实现托管档案的查询借阅、社保补贴、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等业务线上“一网通办”。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紧盯重点群体,全力保障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企业用岗需求,归集岗位信息,加大宣传力度,联合10余家市级相关部门,采取市县两级联动,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线下招聘活动,统筹“线上+线下”“主会场+分会场”多样模式,力促合同签订。2023年举办专场招聘会320余场次(线上155场次),提供用工岗位21.5万个,达成合同意向3.9万人次,指导县区“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16.88万人。二是依托咸泰协作,推动劳务转移。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协作机制,积极搭建脱贫劳动力与泰州企业对接平台,联合开展就地就业培训,进一步强化脱贫人口劳务输出。以咸泰互访为牵引,2023年开展咸泰专场招聘12场次,签订市县校企合作协议共9份,推动全市劳务协作转移就业138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6人,完成年任务的110.2%。三是强化作风能力,提升经办质效。以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为抓手,以实际行动提高群众满意度。采取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数据“一档八库”严格比对,以复审结果为依据,及时通过人社官网进行公示,为1839名群众办理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返还。2023年先后为5596名群众办理了档案登记查询、提取等业务,为2514名群众办理了退休申请,为1878名群众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用工作实效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三、存在问题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还存在。就业困难群体年龄偏大、技能单一与企业用工需求契合度相差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公共服务还不够到位。中心虽然定期研究业务经办情况,聚焦群众所需,简化经办程序,优化经办流程,但部分群众反映存在业务办理不够精简、无法掌上查询业务办理进度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调查研究,优化劳动技能培训重点,扩大培训人数,向企业与市场输送相互匹配的技能人才,真正做到解民忧促就业。二是进一步梳理业务办理流程,精简经办环节,充分发挥秦云小程序、业务官网等线上服务手段,为群众提上快捷高效精准的服务体验。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聚焦学习教育不放松。中心将研究学习形式、制定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手段,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委政府主要指示批示,力求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增加知识广度,提升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二是围绕公共服务不止步。中心将在公共服务上持续发力,一方面,聚焦“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主责主业,主动联系用工单位,增加岗位数量,提高岗位质量,以“就业平台”为依托,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力促群众就业。另一方面,梳理高频业务,简化经办程序,优化经办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实施“数据+”模式,扎实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全力拓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亮点工作不停歇。坚持以创建劳务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劳务素质为重点,以增加劳务收入为目标,持续扶持劳务品牌创建与发展,大力推动劳务品牌创业,以此带动更多群众就业。持续推进中心托管人事档案数字化服务场景应用,同步开展档案电子录入与线上系统优化测试,尽快实现围绕托管档案的查询借阅、社保补贴、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等业务“一网通办”,提升群众业务办理的体验感。四是紧盯作风建设不松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中心将以人员管理、经办服务、财务管理及党建等制度为基础,从业务实际需要和管理规律出发,紧扣制度建设“建、说、听、做、评”五个环节,结合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探索建立“评优选优学优奖优”制度,定期开展业务能手评选、综合素质评比等活动,促进作风建设持续优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