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改进城市管理,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在县城规划区内行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工商管理方面、交通管理方面、水务管理方面、食品药品监管方面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行政执法职能。 | |
住所 | 眉县平阳街4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永吉 | |
开办资金 | 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地震局、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12万元 | 42.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积极践行“721”工作理念,引导商户守法、规范经营,全面改善市容秩序,为我县国卫复审、县城项目建设推进会等重大活动和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环境保障。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坚持常态化上街巡查,实行重点区域扎岗执勤与重点时段错时管理制度,坚持分管领导与中队长巡城制度,以“精细化管理”工作为目标,制定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活动100天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2023年已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牌222个,共清理流动商户4692起,占道经营1004起,店外堆放、晾晒1340起,落地式广告牌1222块,拆除一店多牌、大型墙体广告支架、陈旧广告牌113块,叫停违规设置户外广告及私自搭建构筑物、安装灯箱广告等行为202起,清理各类喷涂、围挡、电杆、站牌外野广告等127处,先后审批门头牌匾设置266家,依法拆除违规设置的门头6处,督促清理破损门头20余处。(二)严把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管理关。根据《渣土运输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报备审批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实施错时管理,加大夜巡力度,对发现不按规定路线和时间、不冲洗带泥带土上路、未密闭覆盖沿街抛洒的行为责令整改,对行为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进行处罚。2023年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35次,查扣未密闭运输车辆34辆,日常渣土运输审批共计150余次,检查260余次,现场责令整改115起,办理案件22起,其中夜间施工噪音5起,建筑垃圾6起,渣土车未密闭覆盖16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实效1.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控清单。截至目前,县城区共有各类餐饮单位692家,其中涉及油烟治理的482家,油烟净化器安装率100%,两处检测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有各类餐饮单位220户,其中政府站点500米范围内130户;实验三小站点500米范围内90户。2.按照县大气办要求,积极动员30户餐饮企业商户完成首批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联网;对照市局检查反馈意见立即行动,督促全县68家大型餐饮、学校、医院等完成油烟排放检测。3.开展餐饮油烟执法专项检查,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累计出动人员135人次检查夜市及烧烤452户次,取缔露天烧烤3处,检查大型餐饮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157户次。截至目前更换排放不达标油烟净化器18台,抽风设备6台。4.根据眉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能调整,散煤治理工作从12月中旬划归到执法大队,在执法力量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分三个片区扎实开展城区散煤商户专项治理,发放《关于城区散煤治理工作告知书》、《散煤治理工作倡议书》500余份,利用两周时间完成80户燃煤商户清零工作,全力保障大气污染指标持续向好发展。(二)全面推进“服务型”单位1.结合县城停车实际,按照“科学、规范、刚需”的原则,利用13个晚上时间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300余处,可容纳2500余辆非机动车辆停放,有效规范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问题。2.增设滨河新区城管驿站1座,持续优化便民服务。(三)助推夜间经济焕发活力根据宝鸡市执法局《夏季夜市摊点设置和管理规范》文件精神,放宽管理政策,合理规范并设置了东城新天地、滨河商业广场、金桂苑三处便民摊群点,同时加大检查频次,要求商户严格落实“五统一”(即统一地胶、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容器、统一使用清洁能源、统一服装),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有序促进我县经济稳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缺乏学习积极性,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执法水平良莠不齐,执法底气不足。2.城区内占道摆摊现象常有发生。改进措施1.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扎实抓好执法队伍建设。2.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强化依法严格管理,对临街商铺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坚决予以取缔和规范。通过设立固定摊位、有序疏导等方式,切实为生活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大队将继续围绕“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找准职能定位,认真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721”工作理念,以工作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标本兼治,促进精细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率导向,突出“精、准、细、严”四个重点,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总体要求,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治理”相结合,严格落实扎岗、夜巡、错时管理制度,针对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违规户外广告、野广告、流动摊贩等城市管理顽疾,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治理,切实发挥城管驿站作用,持续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网格化管理,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二)疏堵结合,扎实推进专项整治。紧盯重点任务,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涉及餐饮油烟治理、渣土车带泥上路等重点难点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深入排查整治行业乱象,按照行业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三)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福祉。牢固树立“721工作理念”,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做好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温情执法”,规范管理便民摊位点、星级示范街。认真落实“党员双报到”机制,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进社区、亮身份、办实事、作表率”系列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