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潼关县>
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31 15:16
单位名称
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科普宣传工作。
住所
潼关县兴隆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
毛羽飞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1万元
7.5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和宣传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地震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提升全县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能力为根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潼关县抗震救灾指挥部2023年度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23年度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潼关县2023年防震减灾工作评定指标》等文件,明确年度任务,细化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考核评定指标,要求各镇办和成员单位在机制体制、风险防范、预报预警、应急准备、科普宣传等方面做好工作。广泛征求意见,编印了《潼关县(2022-2030年)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使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中长期开展有了总的遵循。2、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印发了《潼关县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加强与镇办、部门的协调联系,根据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情况,及时修改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建立地震工作微信工作群,强化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协商联动机制。有感地震发生后,及时了解宏观站点动物异常、高层建筑物震感、灾情上报员震情信息等,与气象、自然资源、住建及上级地震监测机构会商,准确把握震情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震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向政府主要领导发送震情会商简报一期。3、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日常监管力度,检查了17批次10家建设单位,向3家建设单位4个建设项目下发地震安全问题通报,向5家建设单位发送现场检查提醒函5份,督促1家企业完善了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经多次沟通协调,与县行政审批局基本建立了抗震设防备案审批情况及时推送通报机制。严格开展2023年度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抽查检查工作,按照培训要求,抽查了7家建设工程(医院1家、学校1家、一般建设工程5家),实地检查了1所学校、1家医院和3家一般建设工程的建筑抗震设防参数、设防标准及抗震措施,向2个项目提出地震安全设防意见。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应1、防震减灾宣传扎实开展。充分利用三月科技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六月安全生产月、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段,以提高全社会抗震救灾、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为重点,深入城市广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居民小区,发放科普宣传册6500余份,开展集中宣传6场次,受众达万余人。2、指导代字营镇南头社区开展地震避险应急演练,参演群众和镇级抢险队伍共计160余人。观摩城北幼儿园幼儿地震疏散避险演练,教会孩子和幼教正确认识地震和掌握基本避险技能。教育系统常态化开展地震避险演练35次,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全社会提高地震防范意识。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完成“千场电影大放映”地震科普影片8场次放映任务。3、对全县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现有应急避难场所161所,县级避难场所2所,分别是潼关中学和四知学校。指导秦东镇滨河小学获得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称号。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融入“大应急”体制机制有待加强,日常监管与执法权责衔接不够流畅,预案编制、应急准备、科普宣传等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全面有效应对地灾能力还需提升。没有将地震安全工作纳入县级部门考核体系。2、缺乏地震专业人才,严重影响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镇村级抗震救灾物资准备不足,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不均衡。3、地震科普宣传缺乏创新,群众缺乏基本的避震逃生自救技能,防范意识不强。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1、加强地震安全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企事业单位、部门、镇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动性,扎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发放制度,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县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2、加强高学历人才引进,组织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常态化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日常监管,逐步理顺审批与监管权责界限,推进建设项目抗震设防报备规范化。3、加大防震减灾救灾知识和逃生避震技巧的普及力度,积极开展“六进”活动,重点是学校和社区,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是加大防震减灾救灾知识和逃生避震技巧的普及力度,积极开展“六进”活动,重点是学校和社区,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2、加强地震监测预警和震情趋势研判,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做好舆情管控。3、根据我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见,抓好对接和争取项目资金,规范建设一批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科学规划县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