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1-30 17:56
单位名称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市本级、新区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执法检查,案件查处;市级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监督检查;投诉举报受理、转办、督办;地下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执法;开发土地、矿藏,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执法;流域水保护执法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铜川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楼3楼
法定代表人 张立宏
开办资金 7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93万元 99.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开展利剑执法行动,有力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制定印发了《生态环境执法利剑行动方案》,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指挥部,一是贴合实际,将日常执法工作融入利剑行动。将利剑行动与排污许可证后执法、大气、水、固危废日常执法检查有机结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强化排污企业日常监管。排污许可证后执法检查排污单位180家次,非现场检查54家次,发现的80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黄河流域(铜川段)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对漆水河、沮河、石川河入河排污口开展“全口径”排查,累计排查排污口583个,溯源率100%,整改率100%,提前完成生态环境部交办的溯源70%、整改30%的任务。妥善处置南北市区污水处理厂汛期及雨季突发断电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4起。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按照臭氧预警熔断严控指令,强化涉气企业执法检查,发现环境问题393个并整改到位,约谈问题企业42家次,立案23件、罚款215.07万元。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强化行刑衔接,与市公安局召开座谈会,从线索互通、案件移送、联合作战、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和办理流程进行了深层分析讨论。联合开展涉气污染源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虛执法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4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个,罚款71.3万元。三是以“两打”为抓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持续强化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执法力度,配合省厅开展督导帮扶,反馈2家企业的8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二)开展交叉监督帮扶,展现铜川铁军风采。开展生态环境部远程监督帮扶十轮次,发现问题点位90个,环境问题115个,整改完成107个,其余正按时限推进。2名副支队长带领业务骨干分赴浙江嘉兴、河北邢台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交办的第九轮、十五轮空气质量监督帮扶工作。在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监督帮扶工作中,选派65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十二轮次督查,配合开展十九轮次来铜交叉执法监督帮扶,交办我市的945个问题,完成整改904个,整改率95.66%。(三)围绕重大活动开展巡查,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围绕中亚峰会、全省第十届文化艺术节、花月荟开业、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等重大活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段、节点,对重点路线、重点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集中攻坚重点难点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强化监督帮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帮扶并重,践行执法 、 服务监管新理念,对全市221家涉气工业企业开展“一对一”拉网式排查帮扶,累计走访企业677家次,发现整改问题 300余个。为市区两级183家企业量身定制、发送监督帮扶明白卡,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点穴式”精准帮扶,共解决企业环保难题70余个。指导铭帝集团有限公司争取到760万元中央环保资金,支持完成VOC治理改造升级,帮扶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分厂成功创建为绩效分级引领性企业,办理首违不罚案件1起,减免行政处罚案件1起;指导各区县做好27个大气热点网格预警工作。开展“集中培训”+“送法入企”活动20余次,帮助企业有效化解违法风险。(二)持续推动执法大练兵,锻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要求,坚持实战实训实效,制定印发了2023年执法大练兵方案。聚焦练兵,组织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了执法练兵春训活动,在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建立了我市第一个执法实训基地。聚焦实战,出动执法人员7640人次,检查企业2968家次,发现环境问题604个并整改到位,深入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建立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13个,纳入排污单位257家,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108家次,约谈企业49家次。突出实效,开展了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案卷集中评查活动,评查案卷17份,发现问题52个。三、存在问题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执法人员综合能力仍需提升;运用科技手段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的能力不高;执法方式还需再优化;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执法力量亟需加强;执法人员纪律作风仍需常抓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还需进一步落实。四、改进措施多次组织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相关业务水平。五、2024年重点工作(一)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和交叉执法检查。围绕“优良天数要盯住、水环境质量要稳住、土壤安全要保住、突发事件要防住、督察整改要咬住”的总体要求,持续开展臭氧百日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执法行动,圆满完成中省下达的交叉检查执法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行刑衔接,发挥生态环境警务室作用,深入开展利剑执法专项执法行动,“亮剑”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二)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增强企业懂法守法意识;坚持规范网格化监管、移动执法终端、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在执法检查中的充分应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正面清单、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计划等制度,统筹市县两级生态环境执法力量,聚焦重点问题,凝聚执法合力,开展执法活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三)强监管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严格监管与指导帮扶并重,持续发挥执法监督帮扶明白卡作用,建立健全“政策宣传群”“答疑解惑群”“解决困难群”等微信帮扶交流平台,持续开展涉气企业“一对一帮扶、“送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发挥“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正面引导,强化执法力度,落地执法温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支队被省厅表彰为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市级表现突出集体,代表市局参加全省大练兵技能比武,荣获团体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