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1-30 17:56
单位名称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等16个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科、治未病专业,临床教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虹北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丁治国
开办资金 3309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736.91万元 23949.8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99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夯实医疗主业,技术能力明显提升。2023年,南北院区门诊人次(不含核酸)25.45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22.34%,其中南院区19.23万人次同比增长22.57%,甲状腺病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5.73%,北院区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82%。南北院区出院人次1.78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15.62%,其中南院区出院11618人次同比增长10.5%,甲状腺病院出院1170人次同比增长40.83%,北院区出院5023人次同比增长21.86%。门诊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门诊医疗收入比例南北合计8.43%(标准5.8%)同比增长2.48%,南院区7.3%同比增长1.31%,甲状腺病院15.75%,北院区5.05%同比下降0.62%。(二)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持续落实“六维度”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按月开展分析评价工作,实时掌握医院各科室经济动态,持续优化经济运行核算方案、严格执行经济运行情况月通报、专项分析引导临床科室提质增效,经济运行发展稳中向好。(三)强化科研教学,科教体系不断完善。2023年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7项,总经费共计856.74万元。(四)发挥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取得突破。3月30甲状腺病院开诊运行。5月份,经市政府同意将市税务局东配楼交付医院作为甲状腺病院独立的业务用房,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改造有关事宜。持续强化6+X重点专科建设,明确了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负责人,建成投入使用中药临方加工室和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室,开展制作中药膏方、片剂、丸剂、袋泡茶、香囊等,推出的酸梅汤、山楂六物膏等备受群众喜爱。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省级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线上线下中医贴敷疗法治疗瘿病(甲状腺病)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探索与培训4.5万人次。(五)统筹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改建部分完成面积6401.51平方米,已完成中医医疗技术中心、中药临方制剂中心、中医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中医特色门诊装修改造,正在施工面积580平方米,待施工面积900平方米。新建部分已完成室外管线迁改、锅炉房迁建、制氧中心迁建、机电安装工程,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收尾及室外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六)加大信息化支撑,助推互联网+中医。成功申领了铜川市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牌照,开通了手机移动端医保支付结算业务,实现线上医保移动支付功能;(七)深化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育培养。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劳务派遣招聘补充专业技术人员49人,开展了甲状腺病院新设岗位竞聘上岗工作,选拔年轻干部7名。(八)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医院软实力。在铜川日报发布专版“传承创新谋发展“京陕协同”开新局——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工作纪实”,策划原创“中医说”医学科普类直播活动6场,累计点击量367.56万次,其中“冬病夏治正当时,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单次直播在线最高点击量29.58万次。(九)压实防控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培训3次,协调全院医疗资源,积极参与新冠阳性患者救治658人;落实过渡期人员临时补助440人,共94万元。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南北院区医疗总收入1.85亿元,与2022年同比上升4.73%,其中南院区13440.26万元同比上升1.08%,甲状腺病院1521.13万元同比上升20.9%,北院区3506.87万元同比上升13.92%。门诊中药处方比例、门诊中药饮片比例、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等国家绩效考核指标均明显提升。申报的《创新“六维度”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助力公立医院跨越式发展》经济运行管理案例,成功入围陕西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擂台赛”复赛,并取得运营管理组优秀奖。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医品牌建设还不突出,专科优势还不明显,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还不大。二是科教工作创新举措不多,真钻细研的氛围还不够浓。三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还不够快;四是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还未得到完全释放。改进措施深入推进“京陕双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加快甲状腺病院建设,争取在6月完改造装修并投入使用,打造陕西唯一、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专科医院。围绕做特做强中医专科,持续强化6+X重点专科建设,形成医教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着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智慧医疗服务,发挥互联网医院的功能定位,构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智慧中医平台,实现“三云”联动运营模式全面落地,向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院内院外双循环的现代化诊疗新格局。巩固集中整治、“三个年”活动成果,开展服务群众健康义诊行动,组织医院名医、学科带头人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科普义诊行动。开展优化医疗流程行动,加强门诊预约挂号管理,利用网络平台、小程序等方式开展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服务,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优化门诊诊室布局设置,缩短就医流程和等候时间,解决“三长一短”问题,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五、2024年工作计划打造中医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发展智慧医疗,构建医疗服务新模式。紧扣群众关切,开展便民服务行动。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医教研产用新格局。实施项目带动,实施好传承创新示范试点项目。管好干部人才,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25133561020212A2101有效期:自2023年03月14日至2038年03月13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