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法律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公平正义。业务范围:为经济困难者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民事、行政诉讼代理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为刑事案件中的特殊人群提供刑事辩护。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市政府大门口西侧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红艳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法援工作扎实开展,案件质量稳步提升。一是扎实开展年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为确保2023年案件评查工作客观、公正,真实反映出每个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水平,由市局公法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从全市律师队伍中选拔出6名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强、办案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律师组成专家组,对市、县(区)12个法律援助中心参评的120本案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两轮交叉评查:所有案卷(隐藏承办单位和承办人信息)随机分成6组,每组20本,专家组成员抽签决定对应的小组;评查人员依照《陕西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评估考核办法》逐卷量化打分,并详细说明案卷的优缺点及扣分原因,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将评查结果提交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局公法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再对每本案卷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12个法律援助中心平均分,依照排名先后,确定名次。此次评定出优秀卷41件,占总数的34.17%;良好卷61件,占总数的50.83%;一般卷10件,占总数的8.33%;整改卷8件,占总数的6.67%。二是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当事人“回访”活动。通过电话回访和实地走访受援人相结合的方式,访案件质量,访办案效果,访工作作风。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承办人对法律援助案件是否尽职尽责,有无敷衍懈怠受援人的行为;承办人是否违规收取受援人费用或索取财物;受援人对承办人的工作态度、案件办理结果是否满意等。截至目前,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共进行法援案件回访360件,满意率99%,基本满意1%。(二)关注弱势群体合法诉求,加大重点人群援助力度。一是积极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行动,落实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工作。畅通服务农民工“绿色通道”,简化审查指派流程,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服务,当日指派。强化农民工欠薪案件人民调解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互通互认衔接工作。二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健全服务窗口,畅通“绿色通道”,依托法律援助热线,及时、快捷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三是依托“全国助残日”,切实为残障人士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精心组织开展助残日活动,采取多种举措为包扶村残疾人提供上门问寒问暖、送法上门、帮扶结对,及时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四是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法律援助联络员队伍。选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担任法律援助人员,办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建立汉中市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专家库,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不断优化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和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三)全面利用网络平台,打通法援“最后一公里”。一是积极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保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顺利并入汉中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2023年共处理12345网络平台工单306件,办结率100%。二是及时回复中国法网群众求助信息。接到省厅转来的群众在中国法律服务网求助信息后,市法援中心立即确定专人负责,第一时间联系留言群众,在了解案件事实后,提供合理方案,为群众答疑解惑,保障群众合法权益。2023年共回复中国法网求助信息5条。三是充分利用“汉中市掌上12348”网络服务平台广泛宣传各类法律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守法意识。2023年平台使用数据访问量共88054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受理诉讼类法律援助案件3155件(刑事1637件、民商事1505件、行政13件);办理非法律事务621件(代书179件,调解426,委托鉴定16件);接听法律热线电话咨询8756人次,现场咨询10334人次,网络咨询48028人次;共计为3776名群众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4305.07万元。市法援中心受理诉讼类法律援助案件171件(刑事137件、民商事30件、行政4件);办理非法律事务18件(代书17件,委托鉴定1件);接听法律热线电话咨询3060人次,现场咨询1713人次;共计为189名困难群众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301.4万元;承办的法援案件无投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控力度有待提高。个别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走过场、不尽责,辩护词、代理意见简单,有应付现象,证据材料收集不全,没有对证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个别案件归档不够规范,没有使用司法部统一的法律援助文书格式,订卷顺序不规范,卷皮破损,上报的电子版案卷页码混乱,材料扫描不全,不仅影响案件承办质量,还影响受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影响受援人的案件满意程度。二是律师资源相对不足。留坝、镇巴、佛坪县执业律师严重不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全覆盖工作困难较大,认罪认罚律师参与有一定困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6家,律师不足450人,平均每个律师事务所不到13人,律师人数相对短缺。(二)改进措施。一是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督促各县(区)司法局要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督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情况,抓好年初部署、年终考评和日常检查,及时解决法援中心的具体困难,营造干事创业、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二是要严格执行司法部关于法律援助案件的文书格式和案卷管理有关规定,统一使用、规范并及时更新公函及格式文本。二是调配各县(区)律师资源。确因当地法律资源不足需市法援中心援派的,人员可由市上援派,办案补贴由县区承担。各法援机构要严格执行办案补助费标准,把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相挂钩。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活动。将农民工法律维权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法治体检”,做好欠薪防范工作。及时办理法网欠薪求助案件,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打造为民服务品牌,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二)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千人万卷”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做好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和回访、优秀案件评选和推荐工作。定期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观摩、旁听、跟踪回访活动,组织专家型律师会诊、研讨法律援助疑难案件。(三)推广掌上“12348”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继续优化功能模块,不断总结掌上“12348”网络平台优缺点,、印制“12348”网络平台二维码,鼓励群众关注,“一对一”协助群众正确、快捷使用,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