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障所属企业改革改制。改革改制稳定安全生产及承担原组建机构债权债务、担保和经济合同。 | |
住所 | 渭南市西南京路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吕秀存 | |
开办资金 | 2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06万元 | 90.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市工改办在市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按时完成托管相关工作。按照中省相关文件精神,按最新标准对托管人员和工伤人员的生活费和伤残津贴进行核算、申报,确保托管人员、工伤人员的生活补贴、伤残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和养老经办中心、医保处沟通,为托管人员、工伤人员核算、申请、缴纳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年为托管人员申请并发放生活费1.7万元、伤残津贴17.4万元,申请并缴纳养老保险金5.4万元、医疗保险金1.32万元。(二)用心用情服务离休干部。2023年春节前夕,对破产改制企业9名离休老干部进行了节日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带去了组织对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关心。按月审核、整理、汇总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及时报送市医保局报销,全年为88人·次报销医疗费用共计30万余元。与离休干部及其家人保持联络,随时了解他们在生存现状,对他们或家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及时与市老干局相关科室沟通,一起走访调查,对确实困难的给予帮助或申请困难补助,在调研中发现两名去世离休干部刘兴录、罗万祯的配偶生活较困难,在学习了相关政策文件,和老干局有关科室沟通后,为刘兴录、罗万祯的配偶申报了困难补助,确保他们正常生活。在离休干部去世时,我办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前去吊唁并慰问家属,并积极协助家属办理申领抚恤金及丧葬费等后续事宜。(三)认真处理遗留问题。积极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沟通,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对原渭南纺织厂子弟学校19名退休教师养老金差额部分进行核算,共计申请、发放324926.76元;为二号信箱和西北林机、印染厂等11名职业学校退休教师、幼儿园退休教师办理养老金补差申请相关手续并报送临渭区教育部门;办理退休到龄人员领取独生子女补贴、公示单、退休人员死亡领取丧葬费抚恤金、异地医保备案、开具各类证明资料共600余人·次,为他们正常办理其他业务提供了便利。根据国资委党委安排,为处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支付相关费用12200元;给西北林机厂劳动服务公司在职、退休困难人员共115人足额缴纳了医疗保险,共计23800元,解除了西北林机劳司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原华山金矿困难职工张战勇发放待岗期间生活困难补助9670元;为渭通公司田胜利支付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23800元;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原印染厂职工张秀兰遗属生活补助30454元;尽全力为企业职工查找、复印工资表、商调函、入伍退伍申请表等各类资料600余人·次,对没有保存在我办的资料,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极大方便了群众;积极协助破产改制企业调离职工办理补缴养老相关手续10余人·次;对于群众在政策方面存在的疑惑,根据相关条款条例给予解答,力争做到让每个群众明白、满意。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切实维护了改制企业职工利益。按照相关文件精神,配合养老经办处核查、核实养老数据库个人信息,为养老经办中心后续工作提供了依据;10月—11月,按照省国资委下发文件要求,排查我市9户政策性破产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困难人员,通过走访民政局、失业保险处、社区、税务局等部门,从政策性破产企业6000余名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中摸排出困难人员(低保户)34人,核算出他们2022年个人共缴纳养老保险343917.4元,为上级机关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坚持按照接访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问题及诉求,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处理和解释。本年度共接待要求解决遗留问题的来访群众60余人·次,妥善处理信访件6件。针对群众反映的的问题,只要符合政策,资料齐全,或者通过走访调查事实确实存在的,经过主任办公会研究后同意的,我们立即办理。对于因政策原因,无法为其办理的,我们为当事人出示相关政策依据,做好安抚和解释。(三)服务保障民生,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老旧楼房漏水渗水严重且与其他部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多人多次到我办寻求解决办法,最后我办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与物业、社区、街道办、城建部门多次沟通,最终将3号楼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并在今年的5、6月份顺利完工,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小区群众多次反映并实地查看后,挤出资金对小区树木进行了修剪和病虫处理,清理了化粪池,极大地改善了小区环境。按照创建要求,修缮了小区院子的花坛,总之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中,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增进民生福祉要求,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极大地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疑难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在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反映的个别问题因涉及部门较多,协调起来相对麻烦,而且有的问题因距今时间太长,资料不完整也不利于调查,目前在摸清底数、吃透政策方面还有欠缺。二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于职工反映来问题来一个解决一个,没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预判,导致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改进措施:一是对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类,开辟专门时间进行研讨交流,群策群力,通过制定工作流程及方案,提高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多与反映问题的企业职工交流,了解企业破产期间实际情况,对还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列出清单,提出解决预案,做到靠前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四、下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三个年”活动和市国资委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全力妥善处理好改制企业职工托管、离休干部服务管理、改革遗留问题处理等国企改制问题,切实维护好职工利益,推动社会更加稳定,为渭南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