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30 14:2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维权和人才培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快速响应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建立投诉信息反馈体系,参与制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117号
法定代表人 李卓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渭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宣贯引导,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充分发挥“陕企通”“渭南企业码”线上服务平台政策精准直达作用,确保企业快速知晓各级惠企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开展“一起益企”送政策、进园区入企业专题活动。收集汇编各级各类惠企政策92条,先后为华阴市等10个县市区(园区)118户企业提供“面对面”政策解析30次;为12户企业提供专精特新、转型升级、生产标准规范等政策精准指导。(二)有求必应,多渠道受理企业诉求。通过“陕企通”线上受理企业咨询、产业政策、权益类诉求共93条,办结85条,办结率达到91.4%。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咨询196条,答复用户在线问答15次,受理热线诉求32条。(三)紧盯“两难”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组织举办“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渭南市2023年‘一起益企’促就业金秋招聘会”“扬帆再起航—就业正当时”招聘活动,先后提供就业岗位2108个,达成就业意向585人。联合市金融办举办2023年银政企座谈会,组织36户企业、13家市级银行机构和6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就“融资难”进行与会交流,成功促成渭南秦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户企业融资意向,涉及融资额度共计1.65亿元。(四)注重企业家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举办“法务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企业家依法依规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举办财税专题讲座,邀请60余户企业座谈交流;与西安理工大学协商在渭南开设陕西工商管理MBA渭南班,共招录84名企业家参加学习;组织200余户企业参加“数字时代的产业转型与发展—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提升研修班”“推动金融资源直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培训班”;联合镇江市工信局开展《益企直播》线上公益培训活动,参训人员超过5000人;组织全市564人申报2022年度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初、中、高级职称评审(审批中),使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五)多种方式展示渭南工业特色。充分发挥展厅功能,使全市40户企业200余种名优特产品得到展示。目前,入厅参观累计100余次,参观人数超过800人。开通“渭南工信”抖音账号,围绕我市工业特色产品、县区工业动态等内容,利用新媒体直播17次,时长超过20小时,带货品种超过50个,累计发布宣传视频97条,播放量接近90万次,粉丝数超过2万人。其中,陕富面业、韩城北京鸭等一批宣传稿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展示,使“渭南制造”得到更好的宣传推广。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积极争取中省荣誉。积极申报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中心申报陕西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资格已进入公示阶段。指导3户企业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第十六批特约服务机构,澄城华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渭南智众泽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2家机构通过认定。今年10月,中心推荐的陕西大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40%甲基肼水溶液项目”成功入围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二)用好线上服务平台。一是用好“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了34个市级部门、12个县市区、350余名诉求服务专员和330余名政策发布管理员的服务队伍,上传涉企政策107条。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注册企业62369户,注册率22.89%,位居全省第三。二是用好“渭南市企业码”线上服务平台,线上推送政策475项,H5精准解读61条,发布新闻资讯1481条,完成53类项目线上申报,为502户企业提供线上便捷申报。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市级服务企业响应机制尚未建立。与各部门衔接难度较大,存在企业诉求未能及时解决、彻底解决的情况;二是企业基本情况无法精准掌握。对企业发展情况掌握不及时,造成服务质量水准不高。(二)改进措施:一是今年将加快推进响应机制的建立,市县联动,提高为企服务质效;二是今年将加强企业调研,及时掌握企业需求,通过“四送两进”专题活动,提高为企服务的精准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全心全意为企服务宗旨,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创新,重点将从三个方向开展工作。(一)建立响应机制,提高平台使用效能。建立健全企业诉求“直通快办”的快速响应服务体系,保障企业诉求快速解决。发挥运营团队优势,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做好“陕企通”与“渭南企业码”融合工作。(二)统筹各方资源,发挥服务联盟作用。筛选金融、技术、人力、权益保护等服务机构,采取“线上+线下”“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三)精准服务方向,多措并举开展服务。一是加强走访调研,下沉到乡镇、园区、集群和企业,开展“政企面对面”“专家入企入园区”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二是建立台账,按需开展项目申报、政策解析等各类培训,提高培训的实际效益;三是增强为企服务针对性、有效性,征集企业用工、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及时、精准的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