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人民医院

长武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1-30 10:41
单位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长武县昭仁大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马健钧
开办资金 3189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256万元 32478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9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9月因人事调整申请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巩固防控成果,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新挑战一是扎实落实新阶段任务。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提高医疗救治规范化同质化水平,快速实现医疗救治工作平级转换,从实从细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和健康服务,疫情防控迅速平稳转段。二是有效应对呼吸道疾病流行。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流感等季节性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快速实现医疗救治平急转换,人员弹性充实,科室联动周密,人员责任分工明确,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有力守护了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三是稳步推进疫苗接种。规范接种流程,安全有序接种新冠、流感疫苗3200余剂次,扎实构建人群免疫屏障。(二)、优化资源布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改善就医环境。内科综合住院楼于12月27日顺利启用,新增业务用房20393平方米,医院发展空间得到增加;投资3300万元装饰项目使得就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开设甲乳、外周介入、内分泌等病区,细化填补二级学科空白,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二是增强硬件实力。安装超高端CT,为心脑疾病患者的救治争取到大量的“黄金时间”;安装血细胞、生化、免疫流水线,提高检测效率,提升检测质量。三是提升业务保障。氧气扩容较前增加166%,流量达80m³/小时,满足医用氧气供应;增加400m³一体化污水处理机臭氧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提标增质,实现智能化管理;完成10KV高压供电架设,保障业务用电安全;升级LIS、PACS双机灾备系统,实现主设备故障时数据无缝切换,保障业务连续性。升级HIS、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强化数据对接,提高数据互换效率。四是“三医”协同发展。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医务人员权益。举办优秀医师护士表彰会,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外派人员参加业务进修、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加强清廉教育,激励仁心笔头。召开药品、医用耗材供应企业廉洁谈话会,签订廉洁购销合同。实施网上集采平台阳光采购药品4634.73万元、耗材2510.37万元。开展集中整治,斩断药品抽头;加强人证核查、落实政策倾斜、全面推行DRG付费、规范报销医保基金6507.19万元,用好基金寸头。以系统化举措减少病人床头、延长健康年头,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加优质医疗服务新供给一是创新培育到位。开展省级限制类技术18项,开展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29项。二是医疗安全到位。严格医疗准入,实施分级授权,最大程度保障医疗安全。三是合理收费到位。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及时备案收费项目,定期开展收费核查,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就医经济负担。四是知情同意到位。强化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同意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五是隐患防范到位。加强危急重症病人风险评估管理,明确警示标识,对发现的问题彻底整改,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营造安全履职的氛围。六是业务培训到位。组织院内培训102次,参训8000余人次,增强知识储备;外派182人次赴省市医院学习受训,强化业务能力。七是诊疗能力到位。检查各类申请单2269份,入径病例47300例,入径率96.55%,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充分运用互联网+,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远程会诊55人次;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督导检查,输血737人次,4976U,保障输血、用血安全;加强抢救药品、设备管理,保障诊疗活动高效开展。八是资源共享到位。充分利用好省际、省内3家对口支援医院资源,与解放军总医院、交大一附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咸阳市眼科医疗联盟等建立协作关系,全面提升疼痛、甲乳、眼科诊疗水平;落实对口支援责任,下派12名医疗骨干持续为卫生院提供医疗帮扶,加强基层医院的力量。全年共接诊门急诊患者27.48万人次,收治住院2.06万人次,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7.96天,床位使用率87.82%,手术3250台次,三级手术1167例,四级手术600例;健康体检2.26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58人次,抢救成功率95.4%。完成院前急救2030人次,开展亭口坡重大车祸、12.12坠楼等医学救援10余次,参与重大活动保障38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一)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改善就医环境方面取得效益。积极进行内科综合住院楼提升改造,增加绿植和艺术装置,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实施智能导诊系统,方便患者快速找到就诊科室,极大地提高了就医效率。这些举措为患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好评。二是医疗技术水平方面取得的效益。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引进了320排超高端CT、检验流水线等一批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检验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疗技术已达到省域先进水平,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三是公益活动方面取得的效益。我们始终把参与公益事业作为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为贫困地区的患者提供免费医疗,开展义诊活动等。帮助更多的人解决了就医难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公益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二)取得的经济效益2023年实现总收入1.84亿元,其中财政补助3649万元,医疗收入1.47亿元,较上年增长9.77%,,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1.91万元,其他收入46.62万元。总支出1.82亿元,其中医疗活动支出1.81亿元,其他支出159.4万元。本年盈余169.43元,其中财政项目盈余-684.16万元,医疗盈余853.60万元,医疗盈余率4.78%,实现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信息化互联互通存在短板,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网上预约等无法开展。2.还没有将社会志愿服务引入医院。3.患者公休座谈会的召开以科室为单位每月一次,没有开展全院性的。(二)整改措施1.借助医共体平台、三秦智医助理暨基层能力提升项目,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卫生健康信息服务。2.适时引进社会志愿团体到我院提供志愿服务。3.适当增加召开患者座谈会的次数,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院性的患者公休座谈会。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节约型医院坚持发展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节约型的工作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医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长期发展成效。一是规范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加强约束,出台节约型医院建设实施方案和奖惩办法,为创建节约型医院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强化节约意识,培育节约行为。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在院内形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全院职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自觉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良好习惯,把建设节约型医院的要求体现到工作和生活的具体细节之中,人人争做节约的表率。三是节能降耗全员参与。通过层层发动和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做到各项节约制度落实到位,全员参与节约活动;力争同等业务量消耗水、电、办公费用等逐年下降;做到人人遵守,长期坚持,医院整体运营优质、高效低耗。(二)紧抓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一是实施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平台项目,整合医疗机构信息资源,汇聚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二是借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三是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健康总体规划有序落地,深入实施三秦智医助理暨基层能力提升项目,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卫生健康信息服务新模式,提高群众就医的满意度。(三)加快推进心身中心建设,提高治疗普及程度一是积极配合完成心身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选址意见等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立项、落地。二是提早谋划业务科室设置,设备、人员配置,专科培训医护人员,做好人员储备。三是探索医校协同创新发展新经验,和学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服务项目,完善校医转诊机制,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沟通协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打造医教融合阵地。(四)推进微创介入中心建设,提升专科技术水平一是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技术操作体系,显著提升复杂高难度脑血管病诊疗方面神经介入医师的专业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区域急慢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二是优化介入中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力争让绿色通道更“快”、多学科合作更“佳”、区域救治体系更“广”,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三是探索发展以泛血管理论为指导,构建介入创新技术平台,拓展心血管、肿瘤、神经、外周血管、综合五大介入治疗方向。(五)加强血液净化科建设,满足血透患者就医需求一是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和《陕西省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完成标准化血液净化科改造,扩增血液透析机5台。二是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血液净化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系统,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四是简化和优化血液透析流程,建立预约制度,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开展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11月14日-2027年11月13日证号:43586124861042811A1001;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3年10月7日-2026年10月6日证号:6104282017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获得:2022年度陕西省护理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咸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3年2月中国银行捐赠程力牌负压救护车一辆价值22.97万元。2023年5月、7月10月县卫健局3次分配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5万元;2023年10月咸阳市疫情防控医疗应急物资分配价值3.12万元;2023年县医保局捐赠药品价值2.95万元。共计接受捐赠价值39.29万元。对于捐赠的物资安排专人建立台账、规范管理、按需使用。药品全部用于义诊免费发放;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疫情防控物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