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1-25 15:54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文物展览;历史文物科学研究;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文物点。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中段文化路西侧
法定代表人 董海兵
开办资金 994.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3.52万元 720.93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1.更新了文物数据库。完成了《陕西省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数据维护,并上传近年新增的351件藏品数据;配合省公安厅采集近年公安部门移交的127件文物的数字化信息;配合法开署项目办完成33件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信息采集工作。2.完善了文物档案。组织人员完成三级文物档案资料300多份。配合省公安厅拍摄近年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返还文物三维影像,共计58件;完成《宝鸡市文物志》凤翔部分的编纂工作。3.完成了文物鉴定。省文物鉴定中心对我馆224组(244件)文物进行了等级鉴定,新增二级文物7组(7件),三级文物85组(92件),一般文物120组(133件),进一步丰富了我馆的等级文物数量。(二)文物展览1.免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重要接待广受赞誉。博物馆和周家大院2023年均开放300天以上,接待各类公众、游客25万人次,同2022年相比,参观人数大幅增加。全年累计完成国、省、市相关团体等重大接待20次,接待人数1100人次,为凤翔历史文化传播和营商环境优化作出了贡献。2.文物交流日益频繁。按照“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我馆参与文物外展交流活动7次。先后参加了天津博物馆、吉林博物院等组织的特色展览,有力宣传凤翔文化。3.宣传教育工作成果丰硕。一是特色活动有声有色。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宣教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庆假期筹划举办了“篆印华章”、西府小曲展演、“赏文物,知古今,猜谜语,闹元宵”元宵节活动和“文物香包制作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1.8万人次。二是各类宣传光彩夺目。分别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活动,向大众宣传了文物保护知识和凤翔历史文化。9月份,西府大道凤翔历史文化宣传项目顺利实施,共完成257个灯杆广告布置,成为我区历史文化宣传的新载体。宣传人员在省文物局官网、阳光报及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编发信息共计80多条。三是研学活动开展经常。凤翔区竞存一小、东关逸夫小学、宝鸡三迪小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多所学校来馆开展研学活动,参与学生0.6万人。四是“历史文化进基层”已成常态。先后深入关中社区、南环路社区、东关社区和彪角镇南务小学等单位开展活动5次。4.文创开发再上台阶。一是加冕酒喜夺大奖。我馆与陕西加冕酒凤香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文创产品“加冕酒”,在中国(宝鸡)国际酒业展览会上,荣获中国国际酒文化创意大赛(宝鸡站)文化酒创意类三等奖。二是乒乓球拍全国开售。我馆与河北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文创产品,将乒乓球拍和雍秦文化中精美瓦当图案相结合,设计制作带有瓦当图案的珍藏版球拍500个,受到广大爱好者青睐。三是创办周家大院文创体验区。购置3D体感换装设备,添置木版年画制作设备,布置非遗产品展销区,摆放凤翔精美的手工产品,让广大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凤翔民俗的独特魅力。(三)历史文物科学研究1.历史研究成果颇丰,论文发表创新高。孙宗贤、王晓兵两名同志在省市刊物发表了《西镇吴山山川祭祀亘古未变》《新形势下对博物馆消防安全动态管理方法的思考》《基于提升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性能的对策探讨》3篇论文。李亮、史舒强两名同志在省文物局官网、宝鸡日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和阳光报发表工作信息报道10篇。2.调查研究更加深入。组织专业人员对博物馆碑廊内陈列的古碑石进行了研究解读,编订成册;对境内湫池庙村等地散落的石碑进行了调查拍照并进行释读;联合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专家对紫荆村、郭家店村等古庙里的壁画进行了调查研究。3.纪实视频影响深远。策划拍摄了《秦雍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宣传片》《“轴心时代”的古代中国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秦雍城遗址》《蒹葭˙遇见雍城》《让文物活起来——凤翔区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在各级媒体播放。其中《蒹葭˙遇见雍城》入围2023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让文物活起来》获全区微视频大赛三等奖,产生了强烈反响。(四)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和文物点1.文物安全万无一失。一是补足安全短板。投资3.4万元添置了消防和安防设备,对所有灭火器进行了换粉、检修。组织人力清理了周家大院屋顶杂草,迁移了配电箱,整修了排水设施。二是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开展田野文物巡查26次,对发现的文物保护碑杂草等问题予以解决,对水沟遗址裸露在外的排水管道进行了保护加固。召开文保员会2次,建立了文保员微信群,共收到各类巡查照片400余张。三是加强馆藏文物安全管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护机制,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开展月检查和夜间寻根打点。全年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各4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12次,排查并整改各类隐患7处。2.配合基建做好相关发掘工作。配合西凤酒城建设完成了文物勘探和部分区域考古发掘工作;联合省考古院等单位进行了瓦窑头遗址发掘、新建博物馆发掘工作,为全区项目建设做好要素保障。3.精心实施文物安全项目。投资3.8万元在周家大院各区域安装智能型烟感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一套。投资9.6万元,在博物馆院区、库房、展厅、办公楼安装了新的视频监控设备,安装49个摄像头及相关设备,做到监控无死角。4.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水沟遗址南墙东段本体保护工程项目》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方案设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馆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二批宝鸡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被区人社局评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董海兵同志被评为我区第五届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2.博物馆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宣传、线下宣传及文物交流外展活动,我馆在省内外影响力更加广泛,秦雍文化宣传效果显著提升3.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强力提升,游客参观人数大幅增加,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了后疫情时代对外开放工作开门红。4.项目策划有效推进。全年共包装有关项目12个,向省文物局上报了《水沟遗址安防工程项目》《血池遗址安防工程项目》《凤翔区博物馆陈列展示提升项目》《凤翔区博物馆文物库房修缮项目》。5.文物安全工作态势良好。顺利实现第39个馆藏文物安全年,田野文物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6.社会教育职能有效发挥。累计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5场次,接待20余所学校走进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社会教育受教学生近万余人次。7.文博研究取得新进展。多篇论文在各类刊物发表,部分视频短片颇受好评,有力促进了凤翔的在外影响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人员、经费、财务管理等方面制约,我馆的文创产品开发依然质量不高,特色不显。2.《天下九州.唯雍其昌》基本陈列已经十年有余,很有提升改造的必要,临时展览举办条件不够充分。3.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专技人员业务培训有待加强。由于工作头绪多、业务杂,现有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学习,大胆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力争取得各级部门的资助、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2.对现有陈列进行局部提升改造,对部分展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换新,让更多的文物走进公众视野。克服场地不足等制约因素,举办更多的临时展览,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3.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参加馆内培训、外出学习交流、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专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博工作队伍。4.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对外宣传活动,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再做贡献。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和全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宗旨,以年度目标任务为重点,以藏品管理、文物保护、免费开放、学术研究、对外宣传、社会教育等工作为抓手,埋头苦干,奋力争先,为我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亮点工作:完成《凤翔蒙元文化历史稽考》一书的出版,力争2024年上半年与广大读者见面。(二)项目建设:1.抓好项目谋划和申报。按照上级关于省级文保单位安防全覆盖的工作方针,拟申报《凹里遗址技防项目》《吴家头遗址技防项目》等项目。根据周家大院安全工作需要拟申报《周家大院防雷项目》。2.实施水沟遗址南城墙东段本体保护项目,按照国家文物局项目实施要求,做好前期水文地质勘察,完成项目编制,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3.配合区局抓好项目实施。配合做好新建博物馆区域的考古发掘、博物馆建设、马家庄宗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三)常规工作:1.继续抓好博物馆和周家大院的免费开放工作,提升服务水平。2.加强安全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努力实现馆藏文物第40个安全年。3.组织开展各类社教活动,开展基地教育研学活动,组织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4.加强对外宣传工作。通过博物馆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宣传凤翔精品文物和秦雍文化,做好历史文化线上宣传。5.抓好田野文物保护和文保员队伍建设,配合区公安局做好打击文物犯罪相关工作。6.加强馆藏文物管理,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7.加强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帝陵博物院等馆院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展览。8.是做好临时展览工作。(四)完成区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