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扶贫、避灾、生态及其他类型搬迁的工作统筹、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整体推进以及建设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 | |
住所 | 旬阳市城关镇党家坝城关国土所办公楼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秀奎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83万元 | 27.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完成旧宅腾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省市级复核验收。3月上旬,我办代表旬阳市人民政府邀请安康市自然资源局,对我市旧宅腾退复垦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8个项目区,共计3890亩)进行了市级验收并原则通过。为有效推进工作,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分组并协同各镇配合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增减挂钩项目地块完成了变更调查和现场举证等工作。9月底由安康市自然资源局分批次向省厅申请复核验收,12月底省厅核查组一行对我市第一批四个增减挂钩项目区复垦地块进行了实地核查,待获得省厅验收批复,加快进入交易程序。(二)新一轮避灾搬迁政策明确。积极到省市搬迁办对接,争取新一轮避灾搬迁政策落地,借助政策机遇有效化解2021年受灾群众安置和十三五移民搬迁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居住在地质灾害威胁区有搬迁意愿群众搬迁安置工作。6月初,省厅下发省避灾搬迁指导意见(讨论稿),征求全省各市县(区)意见建议。7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陕政办函〔2023〕110号),明确了新一轮避险搬迁政策。待省财政厅制定具体补助标准、省自然资源厅制定申报细则,其他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出台后,逐步落实相关避险搬迁政策。(三)完成“十三五”避灾生态移民搬迁资金绩效评价问题整改。针对省财政厅对我市开展“十三五”避灾生态搬迁资金绩效评价反馈的问题,我市成立了“2016至2019年避灾生态搬迁资金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按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6-2019年陕西省避灾生态移民搬迁资金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通知》(陕自然资发〔2023〕22号)要求,进行整改并于6月上报了整改完成情况。7月初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绩效评价检查组一行,对我市避灾移民搬迁资金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检查,充分肯定了我市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四)“十三五”易地搬迁财务决算审计基本完成。主动衔接,加强督导,督促各镇加大协调力度完成“十三五”易地搬迁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目前,“十三五”93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已完成财务决算审计92个,1个安置点决算审计已报市审计局备案。(五)稳步推进对财政衔接资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度及安全监管。3月上旬对棕溪等十三个镇开展了全市2023财政衔接资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疑似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求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除城关镇项目未开工之外,其他镇项目全部开工,整体进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依据项目计划进度加强监管,要求相关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项目采购、施工、验收等工作,督促各镇完善项目相关资料,严把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关。(六)切实加强安置点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安排,先后多次于汛前、汛中,结合汛情实际,及时对全市移民搬迁安置点及周边排水情况和基础设施受损情况进行检查排查,根据排查结果积极协调、督促相关镇及时排险和安全隐患治理,保障搬迁安置点和搬迁群众安全。于8月中旬,将全市移民搬迁安置点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现收益。通过积极主动衔接,6月14日我市与秦汉新城签订1000亩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协议。全年累计实现增减挂钩项目指标收益2700万元。(二)及时拨付中省财政衔接资金助推乡村振兴。依据相关镇实施2023财政衔接资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情况,于3月底将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中涉及的14个项目资金共计1000万元拨付到相关镇,要求相关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项目采购、施工、验收等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安全管理,有序推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三)统筹推进受灾群众安置。把受灾群众安置和避灾搬迁有机统筹,我市已启动对“2021年因灾导致不安全住房拟采取移民搬迁方式安置对象”安置工作,结合7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西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10月初,我办再次对已启动的2021年因灾导致不安全住房拟采取移民搬迁方式安置对象开展排查确认工作,确保新一轮避险搬迁政策落地后,迅速确定对象,落实相关政策。为推进解决已搬迁安置群众实际困难,通过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市本级政府统筹协调财政资金,12月初对已启动受灾搬迁分散安置182户643人兑付奖补资金共计964.5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增减挂钩验收跨度大,指标收益回笼慢。受到增减挂钩项目大环境、省内土地指标交易放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增减挂钩项目中涉及镇、县、市、省级验收和变更调查、在线举证等工作推进时间跨度大、进展缓慢,指标交易完成后受经济等影响资金收回慢,增减挂钩收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难度较大。2.避险搬迁奖补资金兑付未全面落实。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新一轮避险搬迁工作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予以补助,按照年度搬迁计划,奖补资金由市县财政统筹安排用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避险搬迁政策奖补资金非省上全额拨款,搬迁奖补资金按标准兑付存在缺口,我市虽已兑付避险搬迁分散安置户奖补资金,但剩余集中安置户奖补资金兑付尚未落实。3.安置点后续管护存在不足。我市集中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和后续配套服务均有投入,但不够完善,近年来雨水较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部分安置房受多方因素影响出现漏水、开裂等现象,无专项大修基金保障用于维修管护。(二)整改措施1.加强与省厅衔接力度,推进我市增减挂钩项目省级验收进度,确保项目早日获得省厅验收批复,进入交易程序。同时,积极与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受让方对接,争取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及时到位。2.积极争取上级避险搬迁项目和资金,推进新一轮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涉及本级政府自筹部分资金,申请政府统筹协调,对相应奖补资金足额配套到位,有效化解涉关问题。3.为有效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建议政府统筹住建、应急等部门专项大修基金和相关资金,加强对各安置点的相关后续配套维修管护的投入,做到搬迁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让搬迁群众乐业安居、幸福生活。四、下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交易。持续加大赴省厅协调力度,待第一批四个项目通过省级复核,获得省厅验收批复后,全力推进第二批四个项目通过省级复核,力争早日获得省厅验收批复,项目进入交易程序。(二)有序推进避险搬迁政策落实。严格按省市相关要求,提前谋划、协调,申报避险搬迁项目,待省市具体实施方案出台,资金计划下达后,及时按政策、要求,有序推进避险搬迁安置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