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23 14:55
单位名称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确保全县粮油储备和粮食流通。平衡市场粮油价格、抗灾救灾军粮供应;提出并实施粮食仓库维修及建设规划;承担省、市、县各级储备粮的储备管理;确保全县居民、驻地军用粮安全。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三楼
法定代表人 张建兵
开办资金 5.0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经济发展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统筹谋划,扛稳政治责任始终胸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县委县政府召开常务会、专题会共3次,研究部署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确保各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宜川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粮食安全责任清单》,压实各方责任。2021年至今制定修改印发了《县级储备粮管理年度考核办法》《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共计9项,进一步完善我县储备管理机制,提升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二)狠抓职责任务,保障粮食安全一是落实储备规模。按照市级下达我县地方储备粮油体系建设要求,现储备小麦5000吨、县级应急成品粮油613.48吨。按2020全县约11.2万人口供应量计算,原粮小麦可供应全县3个月,应急成品粮油(面粉每人每天0.5斤、大米每人每天0.2斤、食用油每人每天0.02斤)可供应全县15天。二是落实监管责任。我县现有承储企业1个,存粮点2处,储粮仓房5个,代储个体工商户4个,放心粮油门市8个。成立粮油检查小组分别于8月、11月逐库进行普查,检查粮食数量、质量,核对账物,检查消防设备;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有违必究”和“边检查、边整改”原则,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粮食库存质量监测,坚持出入库委托第三机构进行粮食质量检测,每年平时自检两次。账务相符率达到100%,“一符四无”达到100%。三是落实藏粮于技。依托陕西省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网上公开拍卖、竞标,从源头上杜绝粮食轮换出现空进空出、虚报损耗、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掺杂使假、吃拿卡要等问题;优化储备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从粮食入库、抽样检验、计量称重、入库保管以及销售、轮换、储存管理等实现“一条龙”监管,结合仓情、粮情分析、价格监测、智能分析、数据整理、存档、报表生成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连线,资源共享。四是落实宣传工作。以全国粮食安全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和世界粮食日宣传为契机,组织开展粮食政策法规、节粮减损等科普知识系列宣传活动,共累计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次,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3条、现场交流并解答疑问50多人(次)。(三)做好自查自纠,落实巡查整改制定印发《宜川县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限,反馈粮食生产购销领域需要整改问题27项,现已整改22项,2022年度考核涉及3项已全部整改到位,剩余2项将在2023年内完成,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有序推动耕地“非粮化”逐步退出;完善化学药剂购入和领用台账,储备粮保管台账,监督检查台账,县级成品粮油库存检查记录,经审计复核,问题整改到位,现已销号。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是创新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体制机制,要多措并举,加强粮食流通环节中的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安全储存。二是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制定粮食进出库工作方案,人员定岗定位,细化目标责任,实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收储环节颗粒归仓、精打细算、惜粮如金,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尚。(二)社会效益加强对县级储备粮的管理,保证县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县级储备粮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对调节全县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县内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确保我县县级储备粮储的进、管得好、调得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一个粮食检验室,检测仪器仅4种(天平、水分测定仪、谷物容量器、分样器),按照现行检验检测标准需各类检测仪器约50余种,原有检测仪器仅能检测基本项目,且检测效率较低,不能对储备粮进行更专业化检测,无法保障粮食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二是人才配备不齐全。我县国有控股粮食收储企业现有职工19名,年龄偏大,人员结构不合理,其中50岁以上7人,40-50岁9人,30-40岁以上3人,学历水平较低,涉粮专业仅为1人,经营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益偏低。(二)整改措施一方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库存管理制度,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社会招聘,加强人才引领,进一步提高粮食经营效率,持续推动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有力有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进一步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主动担当作为,找准工作切入点、发力点、着力点,从工作全局出发,坚定不移强基础、保安全,抓机遇、促发展,踔历奋发、勇毅前行,坚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抗稳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强化收储保供、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重视行业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物资储备体系。(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积极协调财政、林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监督检查、定期会商、协调调度、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凝聚监管合力;加强粮食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监管质效;严格例行检查,加强突击抽检,强化动态监督,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切实形成震慑效应。(二)深化粮食改革,确保储粮安全积极推进新丰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实现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支持新丰粮油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人才引进、设施提升改造、新型设备配备、管理机制完善,提升经营水平;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逐步增加原粮、成品粮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适当增加玉米等品种储备;建立企业经营户社会责任储备机制,鼓励粮食经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建立合理商业库存,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户自主储粮,提升全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