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子长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1-23 10:13
单位名称 子长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开展招商引资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园区内企业与项目,协调入驻企业的业务办理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四路口旧市委南楼二楼212室
法定代表人 任碧辉
开办资金 6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0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高端能化支撑”的发展战略,主要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1#、2#厂房主体工程,3#厂房正在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已完成1#、2#、、5#6#厂房主体工程,3#、4#正在实施。二期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等前期关键工作;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已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已完成原60万吨/年既有煤专线提升为100万吨/年改造工程,二期正在进行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冷链物流基地和标准化厂房配套管网及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工作,正在确定设计方案;煤炭产业科创孵化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招引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项目,正在通过招引落实投资主体;基于煤矸石填充技术的荒沟生态治理方法研究项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煤泥煤矸石物理化学效应的分析鉴定、煤矸石样品性质检测、现场试验点项目地下水、土壤、大气、噪声环境检测等工作,子长市典型煤矸石及煤泥的合理利用原则性技术方案、结题书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现场试验点项目可研、水保、设计等前期手续已办理;100万吨洗中煤多联产循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已办理备案、能评、安评等前期手续,环评报告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待批。今年,先后两次经市政府土地出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将1102亩按供地程序出让。目前,已完成“标准地”改革项目指标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即将启动招拍挂程序。(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坚持厂房建设与项目入驻一体推进,组织招商小分队先后5次赴山东、辽宁、榆林、内蒙、西安及周边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标准化厂房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矿山机电设备再制造再利用、新材料制造、肉牛深加工企业4个(辽宁盘锦聚生源实业有限公司、神木豪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江林西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其中已于神木豪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和辽宁盘锦聚生源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围绕创新创业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策划包装了煤炭产业科创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项目,积极引进本地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围绕煤矸石综合利用和新能源,持续跟进与国家能源榆林兴柳集团、陕西辰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陕西久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力争项目落地我市。围绕化工产业,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丝博会、产业转移等各类招商活动,同时通过借助第三方机构推荐,结合园区实际开展对接洽谈。(三)项目谋划稳中有为。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按照《子长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征集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项目的通知》和《子长市项目谋划工作机制》要求,初步谋划包装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工业园综合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项目、煤炭分质分级综合利用等10个项目,总投资约48.86亿元。本年度拟申报项目3个,其他项目重点做好前期工作。另外,对上年度调出项目,即“100万吨洗中煤多联产循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审批申报相关工作,力争本年复工建设。(四)安全环保常抓不懈。一是加强了教育培训,重点学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中省市相关政策、陕西省安全生产法(新修订)等法律法规。邀请市应急局专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分管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次。二是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及时传达上级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强化警示教育,每季度分析研判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三是深入开展安全隐患问题大起底大排查。通过不定期、定期、联合执法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累计检查企业98次,查出各类隐患问题23条,已全部整改到位。四是扎实开展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作,经延安市安委办组织专家组复核,园区化工片区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C类)。五是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保持信息畅通,督促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和演练工作。六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禁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项目入驻园区,要求企业配齐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处理,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本年度,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2亿元,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4502.76万元,同比增长22%;营业收入102202.5万元,同比增长25%;税收2800.21万元,同比增长9%;期末从业人数2749人,同比增长3%。园区共入驻企业19家,建成投产10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三、存在的问题:本年度,园区在推动的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产业布局结构不优。煤化工项目推进缓慢,煤炭副产品研发转化利用程度低,工业产业链条不长、路径不宽的问题突出,对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统筹谋划不足。二是配套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如综合管网、生活服务设施等。三是资金筹措存在压力。园区在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服务建设方面,前期资金投入大,除批准下达的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和争取上级补助外,后期项目建设资金尚有缺口,存在融资成本高、渠道单一问题。四是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局限于传统思维方式,受制于自然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土地开发成本高、人才聚集困难、招商队伍能力水平不高等因素,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缺乏一定的优势,难以在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四、整改措施:一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在重大项目谋划、产业链精准招商、驻外招引和重大项目落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提高招商竞争力。三是强化要素、政策、制度保障,千方百计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让好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更好。四是创新招商方式,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等新型方式。通过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外出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招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招商本领。五、下一步打算:2024年,园区按照“工业强基、项目引领、基础配套、链条培育、三产融合、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政策集成支持原则,持续抓配套、延链条、扩投资、强招引,不断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优产值,全力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努力把园区建成产业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改革开放引领区、吸纳就业核心区。(一)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做强发展新引擎。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机制要求,高质量推进续建和新建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标准化厂房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成并投用。二是推进铁路专用线项目续建工作,加快二期项目土地征迁工作。三是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和标准化厂房配套管网及道路工程、煤炭产业科创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消防救援站等项目。四是协同延安能源集团子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推动100万吨洗中煤多联产循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要素保障。五是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快煤矸石综合利用相关科研项目落地建设。六是做好标准化厂房招引项目的入驻工作。(二)以全力补齐短板为重点,营造招引新局面。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在重大项目谋划、产业链精准招商、驻外招引和重大项目落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提高招商竞争力;强化要素、政策、制度保障,千方百计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让好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更好。(三)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筑牢发展新氛围。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将惠企政策、措施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切实让企业享受惠企政策的红利。二是提高服务品质,坚持上下联动抓、各部室协同推,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强化政策保障、要素保障、制度保障,努力在项目谋划储备、前期推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企业入驻、为企纾困上见实效。(四)以强化安全管理为重点,保障安全新环境。持续开展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整治提升任务,确保2024年底达到D级水平。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值班值守、应急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五)以争取项目资金为重点,拓宽资金新渠道。紧扣中省市政策性资金投向,主动靠前争取,精准对接信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重视融资工作,与信誉企业、银行金融、民间资本等加强合作,吸纳一定比例的优质社会资本,有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