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学历职业人才。专业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路东段8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宏 | |
开办资金 | 6584.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71.5万元 | 729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及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落实教学改革及精细化管理,提高育人成效按照“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教学改革思路,认真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力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1+X证书”试点等教学改革。今年以来,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高效化。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常规检查分工明确,教学处与各系部紧密协作,每月进行一次教案、听课情况大检查,每天检查《班级课堂教学记录表》,实施全过程上课检查制度,不定时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两课两操”和晨读活动,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开展顺利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大实验课、实训课的比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升学及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单位拓宽各种途径,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各教研组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各系部教师听课节数达1500余节;修订教科研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了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开展全体班主任培训活动,分别从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艺术、个别问题学生的转化、班干部的使用、青春期教育、管理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鼓励老师参与到学生社团、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学生就业等多种指导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创新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我单位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行为教育和技能培养寓于各类活动之中。5月18-24日,我单位举办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职业教育周系列活动,通过作品展览、技能竞赛、阅读、演讲、家长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当代中职生的独特风采。举办了首届教师美术、书法教师作品展,20位教师五十余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在古渡廊桥咸阳市美术馆展出。学生处联合校团委,充分利用班会课、周一升旗仪式、有纪念意义的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法治、诚信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本学期共召开主题班会十次,先后有1000余名学生参与到重大节日校内外活动中。如学雷锋活动日的校园内外卫生大清扫,植树节校内外树木的刷白和点缀美化活动,清明节咸阳烈士陵园祭扫等活动。(四)全面推进培训工作,促进人才培育增量提质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积极筹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和技能大赛赛点申报,同时合理利用我校实训、资质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我单位被确定为咸阳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备案有效期三年,认定工种等级范围为汽车维修工(5级、4级、3级、2级)、保育师(5级、4级),已顺利开展了汽车维修工(中级)与保育师(中级)等级认定及培训工作,认定相关专业毕业生及专业课教师共计138人。目前在筹备申报养老护理员、中式烹调师、电工、电子商务师、家政服务员等9个职业工种,今年我单位确定承担网络安全、车身修理2个赛项的赛点工作。(五)做好学生实习工作,提高就业质量我单位先后与几十余家企业取得联系,敲定学生实习单位,多次召开学生实习会议,讲解实习注意事项,安排实习进程,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先后与陕西天益公司、秦都区汽车产业园等合作,建起标准化汽修厂,实现了“前厂后校”,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平台;与陕西美言美行、咸阳美度通信等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在校内建立实体运营实训基地,实现了“工学交替”“产教融合”。采用冠名班、订单培养等方式与咸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咸阳高新区入驻的正泰电器、CEC、彩虹光电、冠捷科技、峻凌电子等企业合作,同举办“企业人士进校园、学生技能展示周活动”,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单位的零距离对接,组织学生前往咸阳装备制造产业园苏州等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工作做好后勤保障投资829.75万元用于学校10个实训室设备的更新升级,为我单位学生参加市赛、省赛、国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双优校”验收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暑期完成餐厅、学生公寓、教工宿舍全部搬迁工作;与联通和电信公司签订互联网接入协议,将带宽由500MB升级到800MB,积极排查网站源码漏洞,组织开展网站安全自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确保学校网络运行正常。(七)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今年7月份延安市中层管理干部及专任教师25人来我单位跟岗培训,梧州市50位职校领导、教师代表及我校中层以上教师参加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题研修班。7月6日,我单位成功举办中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论坛暨秦都职教中心德育主题日活动,12月27日,承办了“西部职业教育论坛”,促进了各省市职校间的交流、学习,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汲取了宝贵经验,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影响力。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一是我单位被确定为陕西省“双示范”建设项目学校,进入国家“双优”中职学校建设行列,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3个专业被确定为优质建设专业。二是技能大赛、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23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我单位获得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王天仡同学勇夺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行业赛一等奖。在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各项大奖62个,28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综合成绩位于省、市前列。在校生人数突破3400人,生源质量明显提高。职教高考创新高,868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39名学生达到本科录取线。一年来,我单位共有166人参加“1+X”证书考试,过关129人,过关率达77.7%。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荣获省微课大赛、“说专业、说课程”交流展示、教学能力比赛奖12个,省、市级课题结题3个,教师主编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专利1项,入选中国美术馆作品1幅。贾小亮老师获“陕西省带徒名师”称号;在咸阳市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展示活动中,王丹、朱微琦老师获得“教学标兵”称号。在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中,王丹、梁星、薛燕、严雅静老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毕业生费晨庚自主创业的典型案例在中央教育电视台上播放。存在问题回顾这一年工作,我单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专业课教师引入不畅。一些专业课老师需要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教师资格证限制,无法通过正常的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入。二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受资金的限制,我单位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推进缓慢。三是教学实训设施更新缓慢。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但教学实训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改进措施一是在引进高层次教师时,对于个别紧缺专业课教师,争取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可以先上岗,后考证。允许工科类专业毕业生以其他方式取得教师资格证,如通过培训、考试等途径。对我单位自主招聘的专业课教师,做出突出贡献的(例如,在国家一类大赛中获一等奖或指导学生获一等奖),市政府出台政策,解决编制问题,以稳定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为学校提供专业实践经验和最新行业动态。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制定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逐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三是制定长期的实训设施更新计划,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更新情况,逐步更新教学实训设备,确保设施与行业发展同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最新的技术设备和实训资源。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推进新校区建设。5月31日,秦都区5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校新校址举行,接下来,我单位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上级部门和区政府支持下,实行教师聘任多元化策略,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以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重点引进高水平教师和行业专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活动。三是进一步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积极推进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做好相关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适应性强的职业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积极主动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实践培训,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五是践行职普融通,实现学校飞跃式发展。在新职教法实行的时代背景下,升学成为职校学生的主流,探求文化知识与技能培养平衡模式,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加强教育教学针对性,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六是继续提供高质量终身教育服务。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社会人士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机会。七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胜单位;2、咸阳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团体一等奖。3.秦都区防震减灾手抄报优秀组织奖。4.秦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5.咸阳市最具活力职业院校。6.秦都区教育质量先进集体。7.授予第二批咸阳市职业体验中心。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