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东关街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晓宏 | |
开办资金 | 527.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5.15万元 | 517.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我中心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新冠肺炎“乙类乙管”落实到位。中心上下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紧盯变异株流调监测、重点人群检测、哨点监测、疫情风险评估、聚集性疫情处置等关键环节,不放松,不懈怠,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1-12月,完成典型新冠病毒感染基因测序122份,检测变异株47份,对所有病例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落实居家隔离和终末消杀措施。开展污水新冠病毒富集、核酸检测及基因组测序送样检测18次。完成新冠病毒感染哨点检测600人份。组织实施疫情风险评估11期,发送防控建议函8份。规范处置聚集疫情9起。艾滋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完成全人群HIV抗体检测114271人,自愿咨询检测1200人。开展暗娼、男男同性行为调查1000人,落实干预检测184人。开展监管场所羁押人员检测170人。规范管理艾滋病患者28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落实了医务人员“一对一”关爱服务措施。全区艾滋病病例网络直报及时率、个案流调随访率和结核病筛查率均达到100%,患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组织开展知识宣讲60余次、“六进”活动230期、印制印发《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手册》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全区29家宾馆及可留宿场所均张贴宣传画,摆放提示牌和安全套小折页。(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全面落实。1-12月,全区完成适龄儿童乙肝、脊灰、百白破等11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41676剂次,报告接种率95%以上。完成重点人群乙肝疫苗补种1487剂次,16-60岁人群出血热疫苗接种2540剂次,初二学生腮腺炎疫苗接种2797剂次,开展EV71、水痘、HPV、流感等非免疫苗接种20种52646剂次,有效满足了居民防病需求。积极开展含XBB抗原成分新冠疫苗宣传,动员居民安全有序接种。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837738剂次。规范实施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工作,年内报告监测疑似麻疹、风疹11例、病毒性脑炎2例、AFP1例、流行性腮腺炎23例、出血热14例、百日咳9例。及时规范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8起。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全区年内新建数字化接种门诊5个,先后有6个新老门诊通过市级示范化验收。(三)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全面落实。规范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推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设置健康自助检测点、开展职工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全部落实了责任医护人员,实施规范管理和康复指导。全区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52073人,糖尿病患者12037人。规范实施死因监测、恶性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全区年内报告死亡病例3801例,恶性肿瘤753例,心脑血管事件1941例。周密部署,完成心血管高危人群随访管理906例。精心谋划,自编自演制作《我的健康我做主》宣传视频一部,得到较好反响。组织动员26个团队,325人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活动,荣获全省健走铜牌奖。(四)新时期职业卫生防治扎实开展。完成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21家,医疗机构及其它单位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27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尘肺病摸底排查,对4名尘肺病患者均进行了专项调查,规范落实了随访措施。组织实施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线上调查问卷150人。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组织各类企业勇跃上报“职业健康达人”先进事迹,积极参加全市联评活动,我区1名同志荣获全市“职业健康达人”称号。(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广泛开展。组织开展卫生主题日宣传22次,健康教育“六进”活动690次,编发健康科普文章870篇。全区累计举办健康知识巡讲和讲座1699次,播放健康知识影音视频7万余次,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658期,开展个体化健康干预4.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9万余份。完成居民健康素养调查613人,15岁以上成人吸烟调查150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重点传染病防治防控取得显著成效。认真落实了省政府重点传染病专病专策,艾滋病防治全面实行“三个全覆盖”,积极推行结核病防治新型模式,规范设置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对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乙肝等传染病实行综合防控措施,全县重点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降低。(二)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实施综合管理,积极推进预防接种规划化门诊建设,全面开展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认定、规范实施冷链和疫苗管理,全区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三)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认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消除病媒危害;全面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慢病发病;持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增进群众健康;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持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全县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等工作实施质量与项目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面对日趋繁重、要求愈来愈高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从长远看,现有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很难满足未来工作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迫在眉睫。这些问题是制约疾病控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症结所在。三是专业人才短缺。随着项目工作的规范开展,现有人员已不能满足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匮乏和青黄不接的现象亟待改善。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和任务,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实疾病控制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项目管理意识,把项目管理先进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对项目实施全程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定性和定量考核机制,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制定、完善岗位技能培训制度,建立疾控岗位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疾控人员的业务技能,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发挥疾控机构技术指导优势,加强疾控项目管理。实行三级分层负责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方案,对基层项目实施单位实施考核,切实促进项目提质增效,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项目带来的实惠。二、狠抓重点传染病专病专策落实,全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艾滋病“三个全覆盖”措施,迅速控制全区艾滋病高发势头。落实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乙肝等重点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重点传染病疫情进一步发生和蔓延。三、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切实筑牢适龄儿童免疫屏障。以“全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冷链管理和疫苗管理,做好安全注射,妥善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预防接种信息化和规范化门诊建设为重点,提高免疫规划实施质量。四、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认真研判分析慢性病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督促指导积极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势头。规范开展慢性病患者管理和随访,不断提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五、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规范要求,督促指导各级开展健康主题日宣传、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组织开展健康巡讲活动,打造疾控宣讲品牌。围绕居民健康突出问题,开发、印制群众喜闻乐见、通俗实用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激发群众的健康需求。加大督查力度、频度,巩固卫生系统控烟成果,不断提高无烟医疗卫生单位的控烟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授予宝鸡市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工作先进县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