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长武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保护国有财产安全。贯彻执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负责按规定进行资产配置、资产处置及变更产权的审批,负责组织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 |
住所 | 长武县城南街 | |
法定代表人 | 任晓军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长武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长武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事项和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是按照县财政局统一安排,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和纪律意识。二是结合县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情况,组织国资中心干部实行每周例会学习制度,重点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二)加强资产配置管理。充分利用线上管理的资产数据,对实物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实行全周期管理流程,按照《长武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长武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和《咸阳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等文件规定,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指导监督。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共办理资产购置584批次,资产原值总计6780.63万元;资产处置102批次,资产原值总计3901.01万元;资产调拨29批次,资产原值总计7812.28万元。(三)加强资产处置管理。严格执行《长武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凡涉及资产调拨、捐赠、报废、出售等处置事项,均应报国资部门批准,单位不得随意处置资产。2023年,资产处置变价收入71.5万元;其中:公开拍公务用车10辆,拍卖所得13.4万元。(四)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全面完成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模块建设上线前期各项工作,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细化、动态的资产信息,提高对资产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五)提升线上资产管理效率。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年报和资产月报制度,建立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对资产的新增、调拨、报废等进行数据监管、分析。全面掌握国有资产分布与变动情况,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工作纳入国有资产监督的日常工作,为摸清“家底”提供基础性支撑。(六)加强资产监督检查。根据《咸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咸阳市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推动落实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结合我县实际工作开展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研究确定了我县整治重点工作,建立台账。为规范单位日常资产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七)完成城乡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资产盘活工作按照省、市关于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文件要求,印发《长武县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我县的资产盘活工作。(八)加强国有资产非税收入管理工作。2023年累计征收国有资产管理收益1760万元,其中:国有资产租赁收入60.5万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71.5万元(其中公务车辆处置拍卖所得13.4万元)、国有资产合作管理收入1628万元。按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及时全额解入库。(九)完成县财政局安排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和其他工作任务。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通过一年来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资产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了资产购置的审批程序,明确了资产配置标准,实现了资产的动态监管,有效解决了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资产盘存不清、闲置浪费和资产的流失等问题,提升了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责任意识不强,资产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个别单位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资产工作交接不细,重采购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管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资产全周期管理制度约束,内部审批流程不规范,会计核算尚需加强。2、人员配备不足,个别单位无专职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普遍由财务人员兼职,特别是资产体量较大的单位,财务人员负担过重,对资产的管理和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单位财务人员流动过快,资产管理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操作技术水平不高,账务核算不及时、不准确。3、忽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效率偏低。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对当年单位资产以及资产使用情况未进行全面分析,导致国有资产预算管理模糊不清、资金配置效率低下。4、担保能力不足,制约资产盘活工作进展。为确保城乡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资产盘活的顺利开展,县政府确定由长武县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长武县城投集团作为该项目的融资提供担保。因城投集团、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部分经营性资产缺少相关权证,达不到验资公司的相关要求,导致担保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城乡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资产盘活的瓶颈。(二)改进措施1、进一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资产购置、处置审批关口,防止资产流失;2、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3、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资产清查工作,做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巩固前期工作成果,聚焦短板和弱项,持续改进和加强监管,不断提升管理实效。(一)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巩固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监督管理体系,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实现管理责任更加明确有效。(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整体效能。加强资产“入口”管理,以推进资产配置标准为切入点,准确把握资产配置和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低效运转、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盘活使用,推进资源整合。优化资产“出口”管理,不断推进资产处置的规范化、效能化。(三)夯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数据。一是加大对各单位的指导,进一步提高资产月报、年报、市政基础设施等上报数据质量,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二是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推进其与“预算一体化”系统有效衔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整体水平。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部分单位资产管理长期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切实规范资产管理行为,确保各项资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对接融资银行,推进资产盘活工作进度。对接农发行陕西省支行,争取银行金融支持,与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对接,为城投集团、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相关担保资产办理相关权证,全面完成3亿元的融资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