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长武县信息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政府、服务群众信息化建设。组织配合全县各类信息化应用建设、管理、服务、维护 | |
住所 | 长武县城宜禄街文体大楼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曹文科 | |
开办资金 | 6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长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7.68万元 | 763.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长武县信息化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开展情况。(一)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成效方面一方面,抓基础优化。制定出台了《长武县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县信息化项目建设实行统一管理,不断向县中心机房汇聚。着力推进数据共享,建设部署了大数据中台,收集整合我县15个部门54类350万多条数据,建立了多个专题库,汇聚视频资源500多路。另一方面,抓项目建设。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全面推广“秦务员”APP、“秦政通”和长武县移动办公系统,实行公文线上审批传输、协同办公和移动办公。建成了县指挥调度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信息平台、“长通办”APP和公众号两个应用终端。建成了污染源智能监管平台,长武县环境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长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亭口镇宇家山村、彭公镇槐庄村2个第一批数字乡村试点村以及建成“长武物联网+智慧果园平台”。推进五里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南大街广场3处无线网络覆盖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链路铺设。(二)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健全政务公开机制。先后印发了《关于实行政务公开周汇总月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全力保障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更新、信息公开。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流程,对公开的各类信息及涉及时政、国家利益、个人信息、重要公共利益的信息反复核对,确保内容准确、真实可靠,且不涉及国家秘密。每月对各单位信息公开数据进行通报,对网站栏目更新缓慢、公开信息较少的单位通过电话督办、上门督办、发出《提醒督办函》等方式进行督促。截至目前,县级公开政务信息3528条,其中政务要闻、公示公告等信息2169条、其他政府信息1359条,开设“畅通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议和投诉平台”“创建国家卫生县专栏”“惠企政策”等专题专栏10个。二是搭建政务公开载体。持续推进网站集约化建设,在网站首页新增无障碍浏览、智能问答、长者模式等功能。下发《关于推进县镇村三级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全覆盖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加快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截至目前,县级专区建设已完成,镇级专区实现全覆盖,村级专区和重点单位专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上报县行政审批局、教育局、丁家镇等5个单位申报创建市级政务公开示范单位。目前,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考核验收已开展,正等待反馈结果。指定专人定期、不定期对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检查,确保新媒体开设程序明晰、功能齐全、运维有序、监管有力。目前,全县备案监管各类政务新媒体账号23个。三是拓展政务公开深度。狠抓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要求各单位实时公开政府信息,保障信息的时效性、指导性和权威性。要求政策发布单位通过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对政策文件进行解读。2023年,共发布政策解读50件。狠抓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规范流程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截至目前,共接收依申请公开信息16条。在县级政务服务网公开33个县级部门的2040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做到办事指南信息全面、内容准确、样表规范。全县138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同步实行“一次性告知清单”,最大限度避免群众办事多跑路。大力推广“秦务员”APP,将户籍查询、生育收养等覆盖范围广、使用频率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梳理纳入APP,实现了“掌上办”“移动咨询”和“终端服务”。(三)“12345”政务便民热线运行方面2023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信件主要集中在住房城乡建设类、农业农村类、人资社保类、卫健医保类、生态环境类、市场监管类等6个方面,截至目前共接办来件3088件,及时接收率为100%、逾期率为0.00%、满意率为100%。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安排专人对所有来件一一登记、呈批、交办、反馈,对处置情况每月分析,完善台账,归档资料。各单位实行分管领导具体做好分派工单的指导、调度和督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按时办结。二是优化工作流程。要求各承办单位6小时内接收省、市级工单,对所接工单在5个工作日予以办结、重办案件3个工作日予以上报。三是加大督考力度。通过细化考核要点,明确扣分标准,强化问责措施,不断提高“马上就办”平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接收不及时、答复质量不高、满意度不高的问题,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跟踪提醒承办单位。四是创新思路方式。加强与各县市区二级平台工作人员的对接交流,通过研讨难点问题,分析典型案例,对群众反映难以解决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或者反馈市级平台通过高位调度,跨区域协调市级部门、其他区县进行解决。定期汇总平台办件情况,形成“送阅件”,送县委、县政府及“两办”主要领导阅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印发了《长武县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长武县守信激励对象评定和联合激励办法》《长武县守信激励措施清单(2023版)》等文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完善公共信用目录,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助力信用长武清廉长武建设的通知》,建立长武县公共信用信息发布通报机制,持续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服务工作,不定期通报全县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红黑榜”等信用信息公开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报送各类信用信息5268条。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依法归集与整合各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等政务诚信信息,组织全县各部门制定政务承诺书,并在“信用咸阳”平台进行公示。着力落实联合奖惩措施,把纳入“红黑名单”的信用主体作为联合奖惩对象,要求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行业领域法律法规、中省出台的联合奖惩备忘录等,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2023年,共上报“红黑榜”信息6条,咸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传148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信用宣传周”活动、“6.14”信用关爱日、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评选和各行业诚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诚信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办公室的指导支持下,我中心坚持学习贯彻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奋力推动政务公开、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政民互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化项目推进、大数据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和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固定宽带用户下载速率提升等各项工作纵深开展,较好完成年度任务,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评为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电子政务中心机房设备急需扩容升级。县中心机房建成投用时间久,相关设备超出使用寿命,设备功能落后、存储空间不足、算力较低,存在安全风险,影响中心机房整体运转和全县电子政务网络、机房搭载系统及部门业务平台的正常运行,急需对相关设备进行扩容升级。二是政务公开意识还不够强。部分责任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还不够重视,公开意识不强,安排部署不经常,责任到人不严格,公开运转机制还不够明晰,对负责的网站栏目内容更新不及时,对法定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数量依然较少,政策解读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应公开、尽公开”的工作局面。三是信件办理质量不高。一些单位对转办的信件有推诿扯皮现象,导致不能及时接收处理信件。个别单位回复信件回避问题、避重就轻,办理政策依据不明确,敷衍了事,答非所问,一些办件质量还不够高。四是诚信信息上传工作力度不够。一些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对“双公示”、“双随机一公开”认识不到位,对上传和公开信息存在顾虑,导致上传的信息还不全面,没有做到信息上传全覆盖,信用联合奖惩尚未有效开展。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咸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要求,制定《长武县数字政府建设方案》,以“一个数字底座、三大功能中心、四大领域应用、N类应用场景”为总体框架思路,力促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推进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制定《长武县大数据管理办法》,逐步归集数据资源,构建长武数字发展底座。二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级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安排部署,着力强化业务培训,全面规范公开高质量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义务教育、稳岗就业、涉农补贴、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严格落实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抓好《条例》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水平。三是全力防范安全风险。持续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提升电子政务链路带宽和安全性。持续优化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事件监测预警,组织专业团队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不断提高防护能力。四是不断提高办件质效。深入分析办理工作的疑难点,通过数据对比、诉求聚焦、质量盘点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举措,确保指标落实落细,工单办理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完善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渠道,知晓每个诉求,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上下功夫,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五是力促信用数据公开。按照《长武县县级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指导目录》,协调各单位做好信用信息上传工作,完善基础信用信息数据,确保信用数据总量持续提升。继续对诚信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夯实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职能职责,力促全县信用建设实现质的飞跃。积极开展各类诚信宣传活动,营造诚信宣传浓厚氛围,提升各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知晓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评为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