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渭南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17 14:28
单位名称 渭南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对渭南市城区土地实施收购储备工作。拟订市中心城区土地收购计划和方案;储备和管理城区储备土地;管理和运作土地收购储备资金;承办中心城区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工作;办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报批统征等相关工作。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大街财富大厦2楼
法定代表人 姚明德
开办资金 327.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08.02万元 1559.1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实施细则》,立足本职,认真履职尽责。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是积极抓好问题整改。在主要查找问题中,我们经过认真梳理发现在报征供一张图的土地管理上还不够规范,还存在底子不清,管理不细,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对此,我们指定专人负责,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对2003年以来报批的118个批次404块宗地逐一进行核查比较,对126宗完成报批征收的储备地块做好供应前的入库工作,对未闻完成征收工作的地块逐一研判,提出推进措施。2.摸清底数,认真分析,全面理清土储工作思路。我们围绕规划跟着资源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利用半年时间对城区土地储备的基本情况、土地储备的潜力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城区共有土地136102.6亩。其中建设用地65481.12亩,其它地类70621.48亩。批而未供应土地10334.99亩。其中征而未供4325.2亩,批而未征6009.79亩。未批土地70621.48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9409.53亩,生态红线及水域等不可用地建设用地为13619.71亩,可报批用于城区建设的土地面积为37592.24亩,主要集中在滨水西区区域。3.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土地储备资金筹集难的问题。这几年,土地储备资金运作不规范、难筹集的问题一直影响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们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积极向各级相关部门汇报,获得相关部门对我面临资金问题的理解和支持。中心主要领导就土地储备资金问题先后多次向市政府领导、局主要领导、财政局和审计局相关领导汇报土地储备关于资金筹集的新要求新规定,获得各级领导对新政策的理解,对土储工作的支持。二是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中心先后3次向市局上报关于解决资金问题的相关的文件,连续2年在市局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中重要提出资金的问题,在上级召开的各类有关土地储备工作的会议都专门提出土地储备资金的问题。可以说,这几年,我们是见人必谈资金问题,逢会必讲资金困难,同时,出取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提出初步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的不断沟通协调,可以说,财政局负责我们业务经费相关科室的人员和领导都已经成了我们业务的行家里手,对我们业务开展的程序要求都非常清楚和了解,对我们面临的工作困难也给与了相关的理解和支持,提出解决土地储备资金的五点意见。四是多方努力解决土地储备资金问题。五点意见提出后,就意见的实施,如何落实,我们又共同研究具体程序办法,最后又通过中心领导、市局主要领导、财局主要领导和市政府领导的多轮次协调沟通,形成了由我们向市政府提出资金申请需求,市局主要领导签字审批,市政府领导审批同意,财政局筹集资金支付的工作流程,且到目前为止这一流程已得到验证可行。并与市政府和财政局形成了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流程,即从年初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在上报市政府审批土地储备计划的同时上报全年的土地储备资金请示和土地报批工作经费申请,在市政府审批土地储备计划的同时就一并将全年的土地储备资金也一同审批下发到市财政局,此后中心根据土地批次报批情况及时与市财政局提出相关税费的资金申请。基本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绕中心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的资金问题,彻底解决了各级审计部门指出的储备资金运作不规范、工作经费收取不合理等问题。4.认真总结,及时制定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意见。根据《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18]8号)和市财政局等中省市相关土地收储资金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城区土地管理实际,提出《渭南城区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意见》(试行)。5.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报批工作。今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储备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土地报批工作,共上报省政府6个批次19.7912公顷,申请财政资金2789.28406万元,已获省政府批复7.4公顷。主要解决天然气储气库、城区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解决个别项目违法用地的问题。6.以人为本,积极化解群众疑难问题。一年来,回复群众信息公开申请资料8份,配合完成省级行政复议案2件,解决遗留项目违法占地问题2宗,有效化解了因信息公开不及时、土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而导致的群访事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们配合市局完成土地供应727.0321亩,其中道路、公园和基础设施用地523亩,保证了师院东路、朱王路经五路等近10余条断头路的打通施工,保证了民生大街、胜利大街、站北路、朝阳大街等10余主干道基础设施完善的顺利开工建设,保证了仁和公园、西海公园、南湖公园等公园项目顺利进行,彻底解决了困绕渭南人民多年的出门绕行、休闲扎堆的老问题,大大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土地收储主体不合法。根据财政部财综[2016]4号文件规定:“土地储备工作只能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各类城投公司等其他机构一律不得再从事新增土地储备工作。”但目前市城投公司、市老城区改造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都在进行土地收购储备,违背了“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土地收储原则,土地收购储备的职能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改进措施:及时制定市本级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依据《渭南市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渭政办发[2021]44号文件精神,尽快出台渭南城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二是依据《城区土地储备数据库》提出土地收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形成针对重点区域土地收储的片区开发方案,针对棚改、城改项目的土储整改方案和针对存量仓储、工业用地的退二进三土地收购方案。三是深化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城市化进程,科学编制年度收储计划,精准储备,做到应储尽储、储而有用,强化土地储备计划执行力度。四是拓宽土地收储资金,在财政资金保障报批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征地资金和前期开发资金的融资办法,进一步理顺土地收储资金的筹集渠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