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榆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榆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发布时间: 2024-01-15 15:44
单位名称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榆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有效推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更好服务能源化工企业,提升科技促发展的整体实力。监督抽查检验、仲裁检验、鉴定检验、发证检验、委托检验、检验检测,产品的标准制定、修订,检验方法的研究,检验设备研制开发、检验数据对比检验。
住所 榆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源大道高科大厦
法定代表人 刘崇涛
开办资金 1895.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5万元 1784.2万元
网上名称 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榆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公益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年度工作情况(一)重视党性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1.强化理论武装。一年来,中心利用周一固定学习日采取视频、领学等方式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30余次,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做到自觉主动学习,促进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大提升、工作思路大拓展。2.加强党性教育。3月13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视频《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通过聆听中国故事,致敬时代楷模,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的家国情怀;4月24日,利用周一例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视频《时政微纪录——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和《榜样7》之路生梅;5月21日至27日,组织全体党员、科室负责人以及2022年度优秀工作者赴湖南韶山和长沙开展“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在追忆历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激发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气神以及传承优秀品质、弘扬光荣传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6月9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话剧《路遥》,感悟作家路遥的奋斗精神和老秦人坚韧不屈、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激发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7月3日,利用周一例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视频学习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主讲的《学习贯彻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论述》;7月31日,利用主题党日暨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赓续八一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录片《朝鲜停战谈判》,学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3.规范支部建设。坚持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范支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盯紧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一是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支部书记能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二是年初制定了党建工作要点,并严格予以落实。三是规范发展党员,向市局机关党委备案两名发展对象。四是按期收缴党费,严格党员日常管理,全体党员党费已足额收缴并按期存入机关党委指定账户。五是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党建领航,先锋国检”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加快推进支部建设。4.落实从严治党。强化监督管理,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按照上级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着力涵养崇德尚廉拒腐的廉洁文化。(二)围绕本职工作,全面推进落实。“履好职、尽好责”,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圆满落实各项工作任务。1.中心/所圆满完成年度委托检验任务,合格率达99.8%。2.中心承担了2023年陕西省民用散煤、民用型煤抽检32批次。3.共计组织外部培训15次,内部培训32次,培训内容涉及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新准则内审员、监督员、授权签字人,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培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程序文件》和《标准物质从购买到作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共计710人次参加培训。(四)全员助推创文,践行为民服务。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支持率、参与率,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共建美好家园。中心先后组织创文活动40余次,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赠图书100余本,为三辰社区捐赠文房四宝等相关用品283件2920元,一年来发动全部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参与其中,大力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和垃圾分类,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走进幼儿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五)关爱驻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1月10日,支部书记、中心主任刘崇涛,支部委员、中心副主任李新华一行前往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定边县红柳沟镇板窑村看望慰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困难群众,并开展座谈交流。一年来投入20420元为帮扶村村委制作党建、帮扶政策宣传等工作;为村委会办公室、会议室、幸福院制作窗帘89副。(六)办好“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3日,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系列活动,文艺演出、猜灯谜、游戏。6月20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品味浓情端午,厚植家国情怀”系列活动——观看讲座《端午风俗与屈原式士大夫人格精神》、包粽子、看望慰问结对帮扶对象等活动。在春节、三八妇女节等特殊节日,支部、中心领导领导班子向全体职工、退休老干部、女职工发表慰问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问候,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二、取得的效益(一)根据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榆林市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有关要求,中心于3月10日至4月12日组织开展了“走进实验室实践科技路”为主题的公众开放宣传活动。中心与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相互参观双方实验室、仪器设备并对化工检测应用、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和实践平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二)在中心的努力下,中心“榆林市煤及盐化工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已建成,今后将紧密围绕煤盐化工检测方向,加强对行业领域基础理论、检测技术、标准方法的研究创新,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助推行业快速高效发展,服务政府和区域能源化工产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心新一批轮换驻村帮扶工作队上任后,3名同志积极下沉,全面投入到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一年来,引进帮扶项目和资金共计80余万元。(四)科研项目进展顺利。与榆林学院签订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合作协议1份;申报了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生物质型煤热解过程有害元素含量检测及共迁移特性研究》延期验收材料,同时与榆林学院续签了剩余合作项目合同;与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项目《甲醇燃料清洁高效热力燃烧关键技术与智能化应用研究》技术合作协议1份;与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编榆林市地方标准《醇基液体燃料采暖炉安装与运维技术规范》合作协议1份;取得了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1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1项、论文3篇。(五)5月13日至14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专家评审组对中心进行了认可期内第二次复评审。评审组专家依据CNAS-CL01、CNAS-CL01-A002、CNAS-CL01-A011等认可准则及其它相关认可要求、相关的标准和实验室管理体系等文件,以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运行符合性、人员能力、设施环境、设备管理、计量溯源、内外部质控等内容进行了全要素评审。评审组通过对89个参数的现场实验考核,结合中心历年的能力验证结果,一致认可中心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满足CNAS认可要求,同意向CNAS推荐维持认可。中心顺利通过了CNAS二次复评审工作。(六)顺利完成原实验室搬迁工作。中心配合市政府市政规划相关部署,对西沙人民西路原实验室进行了搬迁,相关科室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电热鼓风箱、氧指数测定仪等多台仪器设备统一实现秦创原大厦实验室入驻搬迁工作,新入驻实验室正式步入正轨运行,并对搬迁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完善各项资料,操作规程上墙等工作,积极准备由于地址变更需要重新认证的各项工作事宜。三、存在问题1.面对科研新形势、新问题,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宣传引导不到位,科研发展后劲不足;相关科研政策研究不够深入,奖励激励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科研热情,开创科研新局面。2.检验能力有限,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心现有中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部分检验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检验人员严重不足,各检验科室均存在人少事多困境。四、整改措施根据市场形势积极营造适应市场的新思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人员及经费问题五、下年度工作计划(一)加强主题教育学习,继续开展对于指定的必读和非必读书刊常态化学习,严格按照支部2024年学习计划开展学习任务,充分利用周一例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传达上级最新主题教育并开展学习。(二)制定2024年党建工作计划,立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认真梳理现有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将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进行项目化立项,充分发挥党员在急难险重项目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在中心上下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抓严抓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确保支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三)积极拓展检验检测市场,扩大检验检测范围,2024年积极做好有机-无机复合肥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2项参数的扩项的准备工作,促进中心持续发展。(四)争取在科研项目上有突破,开拓研发新局面,依托市级重点实验室,争取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3项,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