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区新市民服务中心)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区新市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15 15:2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区新市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充分利用信息传媒开展中等专业教育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城市化宣传及新市民技能培训工作,协调推进农转居后相关服务,提升新市民综合素质等。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皇北路96号秦都区人力资源大厦1518
法定代表人 赵雯
开办资金 13.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79万元 19.98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区新市民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工作(一)深入调查研究完善管理机制我校对业务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流程管理和资料归集相关标准,对今年培训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干部职工实地走访合作单位、田间学校、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对前期工作查漏补缺,对今年工作合作方向进行筛选。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田间学校、合作社业务骨干前往旬邑农广校参观学习,提升实践实训教学质量、规范资料收集。制定了更加符合我区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的全年培训计划,撰写了调研报告,规范了培训工作流程,并下发合作单位。(二)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素养结合秦都实际,为培养综合素质农民,我校专门为高素质农民和失地农民培训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课程,并根据专业或受众需求,植入应急、家庭救护等相关课程。开设的课程学员参与性高,获得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一是高素质农民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果树班和电子商务班100人的初级资格认定工作。学员通过农业农村部“云上智农”APP评价率为95%,学员对培育满意度达到100%。4月份顺利通过市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高素质农民培育电子商务专业(50人)一期培训已完成,电子商务专业(50人)二期培训理论集中授课教学已结束,现正在进行实践实训教学。草莓专业班(50人)培训已结束。手工专业班(50人)培训已完成招生阶段,准备实施培训。通过丰富培育内容、线上线下教学、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培训任务完成后,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开展后续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空中课堂、固定课堂、移动课堂、田间课堂”优势,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目前,草莓专业班3人已就业,其他学员热情高涨,准备自建草莓大棚,增产增收。电子商务班2名学员已开通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1名学员开通网络平台,销售手工艺品。电子商务班开阔群众创新创业的思路,全面提升了学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二是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围绕农民变市民,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新市民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我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全区开展调查研究,对市场行情和群众需求进行了双向了解,合理调整培训思路,首先打通用人用工最后一公里,按需开课,按需培训,切实解决群众增收问题。强化宣传引导,使党的强农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将课堂讲授、基地实习、参观考察和交流研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加强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结合,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失地农民家政服务员培训班(50人)培训已完成,已有三家养老企业和机构提出用人意向。手工专业培训班(50人)培训理论集中授课已结束,现正在进行实践实训教学。三是农民综合素养教育。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科技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产业、服务产业、融入产业,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改进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目前,综合素养农民培训达到500人。(三)加强田间学校建设提升硬件设施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是提升农民技术的重要举措。我校对原有的马庄街道鑫农果友专业合作社和双照街道秦北果业专业合作社2个市级田间学校,提出升级改造。多次到基层对田间学校示范点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并走访了双照街道咸阳鑫诚农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双照街道消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最后,为了扩大田间学校规模,发挥田间学校自身优势,双照街道咸阳鑫诚农业蔬菜专业合作社申请了省级田间学校,双照街道消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申请了市级田间学校,上级部门已实地验收,申请资料已上报上级部门。(四)统筹中心工作全面稳步推进积极参与创文路段值班、大气污染防治、维稳及人居环境包村督导工作。针对今年大面积出现的麦收季节阴雨天气农事影响现状,对双照办庞东、庞西、庞北、府南村及马庄办天阁村的三夏抢收督导工作。我校派驻第一书记李军利参与马庄办天阁村集体经济工作中积极谋划,做好服务,目前天阁村服装厂已开始运行,预计入厂就业的30多名村民人均收入可达3万余元,村集体年净收入达到10万元。派驻押大村第一书记安水荣,驻村后,及时召开环境卫生整治会议,明确会议要求,细化工作内容,开展全村环境卫生、门前三堆六乱大整治活动。目前,村里的杂草及门前卫生已清理干净,沟壕周边垃圾也已经清理,墙体破损现象不在存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联系区上相关单位,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为群众办实事。如爱尔眼科医院为群众免费义诊,向残联申请轮椅捐赠给行动不便的群众。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按照《秦都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4个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班已完成200学时培训任务。完成了高素质农民培训网络监管系统注册认证,所有学员身份信息完成网上注册,学员通过农业农村部“云上智农”APP评价率100%。围绕农民变市民,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新市民稳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稳定合格的劳动力保障,2023年培训失地农民100人。创新机制,改进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目前,综合素养农民培训达到500人。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实效有待提高。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培训机构缺乏用工信息,所开设培训项目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农民工参加培训后不能就业或是在就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受益效率较差,影响参训积极性。二是培训宣传有待加强。近年来,把农民培训作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农民不了解培训的重要性,我校要深入各村组做宣传,让群众了解培训的重要性,增强群众培训的知晓率。四、改进措施1、多走访调研,了解培训需求,不断总结改进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使农民积极参加培训。2、多下乡进村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培训的重要性、实效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壮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民、专业人才和乡村工匠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年组织实施以城市经济农业、苗木花卉及大棚经济等培训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失地农民培训100人,返乡农民工培训100人。(二)提升培育覆盖率。建立培训分布台账,结合“组组有”培育工作要求,以后着重遴选以往空白村组的学员参训。明年“组组有”覆盖率提升到90%。(三)加强跟踪问效。要加大持证高素质农民后续管理及跟踪服务工作。定期下乡,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为他们服务。高素质农民实行动态管理,保优减差,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