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大数据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和规范县域信息化工作。新闻宣传,全县信息资源整合;全县信息化发展及政府信息公开;县政府门户网站运营管理。 | |
住所 | 潼关县政府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赵建军 | |
开办资金 | 2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9万元 | 33.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全力做好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维护工作、政府网站普查及新媒体监管、“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政府网站政民互动信件办理、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应用等重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继续加强政府门户网站运维管理。经与市大数据中心积极争取,列入第一批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对象。从3月份开始对集约化政府网站进行模版选择、栏目梳理、逐个页面进行展示效果确认,4月底新版政府网站建设完成,6月1日上线运行。2、加大政务公开力度。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市对县和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了县政府办牵头抓总、县大数据中心具体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政务公开体制机制,形成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县镇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和工作体系。信息公开类栏目共公开信息5721条、在线访谈13期,受理办结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0件,得到了依申请人的认可。3、抓好政务新媒体运维及新媒体监管。不断加大“两微一端”工作力度,每天及时发布权威政策资讯,潼关发布政务微信公开信息870余条、政务微博发布信770余条。加强政务新媒体微信工作群工作机制,对全县28个政府部门开设的37个政务新媒体,日常更新维护、内容发布、表述错误等落实了专人负责、每周检查,共计发送提醒通知26次。4、加强渭南市民生快速响应平台反映问题办理工作。紧紧围绕“三个年”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3年将“12345”热线办理工作调整为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办理,每月由常务县长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把“12345”热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了办理工作力度。2023年办理市“12345”热线平台转办工单4500余件,月均400余件,已全部办结,按时响应率100%,按时回复率99.96%。实行12345工单办理月报、季报制度,已编印12345工单办理月报11期、季报3期。5、进一步发挥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枢纽作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新增部署了县人大视频会议系统、县政府视频会议系统,新增县大气整治办等8个单位网络部署,完成县司法局、工商联、城投公司等3单位搬迁后的网络重建。将电子公文传输网络切换至县级电子政务外网,每年为全县减少20余万元网络支出费用,并新增县税务局、电力局等9个使用单位。6、做好秦政通推广应用基础工作。通过印发2个推进秦政通推广应用方面的文件、对全县各部门“秦政通”系统管理员100余人进行培训,全县各单位工作人员秦政通用户注册3654名,激活3065用户。已解散全县12345微信工作群1个,12345工作信息交流依托秦政通开展,已与省市秦政通业务支持单位初步达成意向,在县政府办试点开通秦政通办公协同业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网站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通过集约化政府网站建设,网站展示页面效果进一步提升,网站搜索功能进一步完善,网站栏目设置更加符合省市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要求。2、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有力。对政府网站专题专栏进行了完善,完善了县政府信息公开年报、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报、镇(街道办)信息公开年报等重点子栏目。今年公开政府各类信息中,公开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财政信息公开585条,公用企事业、兴村振兴、社保养老等民政保障信息486条,人事、规划、统计、应急等其他类信息471条。3、通过市快速响应平台,已受理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派发工单4500余件,较上年增加18%,12345工单、政府网站群众来信业务办结率保持100%,办理质量、完成时效等均得到较大提高,在全市各月报、季度、专报的通报的12345办理情况排名中稳居全市前列。4、电子政务平台,完成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县级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迁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更新杀毒软件,升级机房硬件设备,确保平台各业务系统安全运行,为全县电子政务业务平台接入单位提供了安全可靠网络保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政府网站集约化后目前采用的是通用设计版面和栏目,个性化的栏目建设还没有建立,政府网站管理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还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二是信息化资源方面的“数字政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推进全县信息化发展;三是秦政通推广工作还处于基础阶段,各部门全面实现在秦政通办公的条件还不成熟。针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水平,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加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工作力度;二是积极与县级部门沟通协商,进一步积极整合县级信息网络资源。三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全县各部门的沟通,继续推行秦政通的推广应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工作,持之以恒将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做为中心工作来抓。抓好网站栏目建设、政务公开、信息更新、打造一流县级政府网站。2、抓好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保障服务工作,通过实施中心机房硬件升级、常态化网络巡检,保障县级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安全和应用畅通。3、全力做好政民互动工作,对“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市长信箱、网站互动栏目等的受理至办结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确保信件的按期办结。4、做好秦政通的推广应用基础工作,逐步为条件成熟的单位在秦政通申请开通协通办公。5、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