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1-12 15:41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劳动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城乡就业服务、小额担保贷款、残疾人日常管理、公益性岗位管理、职业培训及职业中介指导。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东风大街西段1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刘军
开办资金
46.5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12万元
240.6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就业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用工招聘活动。组织线上招聘、线下招聘等各类招聘会11场次,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用工信息55期,涉及119家企业255类工种,997个就业岗位信息,发放政策宣传页3450余份;为72名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为18名见习结束人员发放见习补贴101675元;建成1个零工市场、2个零工驿站并投入使用;收集、审核为28名“4050”人员申请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97604.8元;脱贫劳动力公益岗位安置92个(含特岗37人),累计发放补贴73.852万元,乡村公益性专岗位140人(含零时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90人)累计发放补贴48.3万元,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77人累计发放6.92万元;就业帮扶载体11家(社区工厂5家、帮扶基地6家),累计吸纳劳动力390人,脱贫劳动力44人;开展培训35期1802人次,涉及家政、农业技术、保育员、SYB等专业;开展了11期284人的SYB创业培训,4期200人企业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13万元,扶持127人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430余人。残联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生活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春节、助残日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燃油补贴发放工作,保障残疾人出行权益;做好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配合地税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年审及保障金征缴工作;做好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二、取得社会效益情况就业工作:高新区城镇新增就业3848人,帮助指导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任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4人;技能培训1802人,其中各类重点群体培训1602人,贫困劳动力人员培训96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200人。残联工作:为区内符合条件的3名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对5名残疾家庭大学生申请了助学补贴项目;为20户种养殖低收入、重残及一户多残等家庭发放扶持资金;为区内50岁以上有老花镜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免费配发了老花镜;组织70名残疾人参加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辅具平台,评估并为1名截肢者安装了假肢,为30名听力残疾人配发助听器,为92名残疾人配发轮椅、坐便椅等辅助器具110余件,为区内72名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资金45万余元,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减轻其家庭负担。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由于现存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参加技能培训和外出就业意愿不强,大多愿意从事工资待遇较低、管理松散的重体力劳动,而不愿意参加技能型培训从事规范管理的工作。2.目前虽然放宽了创业担保贷款范围,但反担保手续仍是制约申贷成功的主要障碍,贷款户寻找担保人比较困难,导致贷款积极性不高,阻碍了贷款扶持政策落实。3.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严重短缺,致使我们不能按时给各儿童康复机构拨付康复救助资金,且儿童救助年龄范围迟迟不敢扩大整改措施:1.继续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培训力度,切实使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2.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大力营造“鼓励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积极协调区级财政部门,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加快推进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项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坚持“因地制宜,即时快招,灵活就业,方便对接”的工作理念,完善零工市场服务功能,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为劳动者和用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发布岗位信息、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就业帮扶、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签订指导等基本公共服务。2.面向产业链、重点项目、产业园区,落实专人对接、专员服务,结合企业经营现状、用工规模、用工形式、员工结构,动态掌握企业缺用工情况,针对企业紧急缺工实际,通过启动缺工快速响应机制,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缺工用工难题,全力以赴保障企业用工。3.做好职业能力提升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突出培训就业导向,充分发挥政、校、企三方协作机制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鼓励支持更多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4.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大力营造“鼓励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5.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宣传、断提升居民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知晓度、支持率、满意率当成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6.畅通反映渠道,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以维护残疾人权益为重点,开展残疾人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妥善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