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档案馆(铜川市档案局)

铜川市档案馆(铜川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 2024-01-11 11:05
单位名称 铜川市档案馆(铜川市档案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管利用档案资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接收、征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分管范围内的档案·编辑研究馆藏档案资料·鉴定馆藏到期档案
住所 铜川市新区斯明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杨国琦
开办资金 1214.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铜川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0.94万元 786.5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档案局.政务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我局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坚持应收尽收,档案资源建设拓展丰富。持续加大档案进馆力度,督促指导从未移交和应续交档案的单位依法移交档案,均制定了移交时间表,已有4家单位档案全部移交进馆。全年共接收市林业局、市医保中心等17个单位的文书档案71368卷(件)(1774卷、69594件),接收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视频照片光盘6.5GB、铜川市朱鹮宣传摄影展光盘581MB,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2.坚持转型发展,档案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持续推进馆藏“存量数字化”,截至12月底,共扫描加工13个全宗单位档案26821卷(件)、452535页,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29%。建立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十四运专题档案数据库,对接全省民生档案跨馆出证系统,完善馆藏婚姻档案目录基础设定,加强规范“一网通办”,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众。3.充分发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持续开展“走进档案展厅重温党的历史”主题活动。全年档案展厅接待参观600余人次。积极参与“江河奔腾红色追寻”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活动,全面梳理、精挑细选,在17个省区77家地方档案馆提供的30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中,我市14件珍贵档案入选。经过积极争取,此次联展活动在我市落地展,累计接待广大市民及17家单位400余人参观,市委主要领导对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4.坚持底线思维,档案安全防线全面筑牢。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加强馆库巡查和温湿度监控,及时完善优化灭火、防溢水等设施,开展馆藏档案防霉防虫工作和消防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积极构筑档案信息安全防线,加强对馆内局域网计算机的监管,进一步优化完善档案管理系统,赴烟台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工作,全市异地备份数据30.21T,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万无一失。5.充分发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荣获“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川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称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档案查阅利用受到好评。开展热情周到、形式多样的查档服务,今年以来市馆全年共接待查档人员636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094卷(件),复印9754页,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依法治档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制定印发《铜川市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机制》《铜川市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指南》,推动档案工作与重特大事件应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开展三月“归档月”业务指导和档案年检,不断加强日常业务监督指导,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3.档案编研出新品。高标准编研出版《抗疫,铜川在行动——铜川抗疫档案资料汇编》,市委领导审阅后作出了专门批示,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提供了有益的资政参考。深入挖掘红色档案馆藏,编撰完成《铜川抗战档案资料汇编》《铜川红色档案精粹》《铜川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汇编》等,完成《村庄记忆》系列丛书编印出版任务。三、存在问题1.档案专业人才不足,档案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2.馆藏档案结构不优,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仍需加强。3.对照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档案工作服务水平还需提高。四、整改措施1.不断推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档案事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档案业务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开展档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建立市级档案人才库,做好“三支人才队伍”培养和推荐工作,加强全市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凝聚事业发展磅礴力量。2.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逐步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体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电子化水平提升提升,努力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查档用档新需要。3.深入推进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服务建设。加大对民生档案、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档案、红色档案征集力度,加快构建丰富优质、结构多元、门类齐全、载体多样的档案资源体系;持续开展“异地跨馆互为代查服务”,严格执行《铜川市档案馆藏档案查阅利用规定》,提供热情周到档案利用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四个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推进全市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2.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落实档案行政执法“三项机制”,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民生需求定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档案安全常态化检查,加强档案室标准化建设;根据档案工作相关指标要求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规范全市档案考核工作,不断健全档案工作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贯彻落实《档案法》,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3.把档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长远之计,持续稳队伍、抓培训、提能力。围绕档案事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全市档案工作者积极参加各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和网络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积极运用“三项机制”,全面加强档案干部队伍政治、纪律、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统筹推进档案系统人才工作,凝聚事业发展磅礴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