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网络技术保障服务;负责政务服务大厅审批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软件升级、技术培训和日常维护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南教场街2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振文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03万元 | 1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局机关的指导下,以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原则,着手于服务加力,着力于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强化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富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办法》,监管人员坚持每日不定时开展对大厅巡查,对窗口工作人员出勤、违纪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定期评选“红旗窗口”“先进个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整体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提高“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今年共评选红旗窗口12个,先进个人12个;函退工作人员2人,处理投诉3起。(二)主动接受监督。设立了意见箱,用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受理群众监督、投诉、举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好差评”工作机制。采取纸质“好差评”测评表进行评议,分别从受理业务情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情况、窗口办事环境、咨询答复5个方面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同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满意率达到99.8%。(三)优化政务大厅布局。一楼设置惠民大厅集中受理违章处理、医保报销、慢病申报、水电气费用缴纳等便民事项,二楼设惠企大厅集中受理企业开办、税务登记、印章刻制、不动产登记、临时占用林地等许可事项,设置咨询服务、便民服务、办件公示、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交易)、综合审批服务、自助服务7个专区,更新了背景墙、制度牌,更换了一楼窗口电子显示屏,配备了“好差评”设备,打造了“一站式”高效审批服务环境。(四)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设置了视频监控和网络监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在岗情况和办事效率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保障了中心公私财产的安全,为调解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生矛盾纠纷提供事实依据。取得的成效目前,除局机关外,共协调交警大队、医保中心、人保财险、人保健康、老龄办、邮政局、人社局、广电网络、供电公司、供水公司、天然气公司、农行、信合、刻章公司、不动产登记中心、林业局、运管所、农机中心、税务局19个单位入驻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53名,运行窗口31个。办理水、电、天然气、医保报销、社保卡查询、大病保险、老年优待证、邮寄送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失业登记、不动产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印章刻制、农机具补贴等57项服务事项,260项行政许可事项。我们牢固树立“重在便民、贵在服务、旨在办事”的理念,围绕简化审批和优化服务两个核心,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营造了规范、高效、优质、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县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存在的问题县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水平不高。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水平距离省市要求有差距,与各县区相比,政务大厅建设排名末位,办公用房紧张,无文化活动室、母婴室、更衣室、员工休息室等;政务服务场所硬件设备落后,通往二楼的无障碍通道无法建立;窗口设置不标准、业务网络迟缓、事项进驻率低、窗口工作人员配备不优、各项服务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四、整改措施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工作人员服务行为,通过制度强化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通过健全制度使服务中心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长效服务机制。一是建立服务公开制度。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热线电话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服务项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期限、投诉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便民服务制度。健全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尤其要强化一次性告知制度,接受群众的咨询服务时,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完全、清楚地口头或书面告知所有应当做到和注意的事项。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厅设施,增设服务区域指引标识牌,配置轮椅、雨伞、抽号机、查询机等便民设施。尽可能地完善配套设施,更新办公设备,美化中心环境,为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二)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定期不定期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纪道德、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强化责任,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树立窗口人员的良好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三)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大厅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百姓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窗口人员实行双重管理,业务上接受原单位指导,窗口工作期间,以“中心”管理为主,服从“中心”统一管理。同时加强政务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保障窗口工作正常运行。(四)加强人员管理考核。加强对窗口人员行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等制度。对表现好、成绩突出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思想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法纪观念淡薄甚至影响恶劣的窗口人员及时调整或清退或依法、依纪、依章追究其相应责任。督促窗口工作人员遵守工作纪律、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