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铜川市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3-10-30 11:09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为创业人员贷款提供服务。负责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相关社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代为清偿不良贷款、追缴到期贷款及利息、核实贴息申请及担保基金管理。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80号
法定代表人 汤泳
开办资金 5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万元 1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双优先”理念,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就业。现就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68人,完成全年任务1400人的119.1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800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为403人,失业率2.9%,控制在4%以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期共744人,其中已脱贫劳动力195人,完成目标任务600人的124%。发放创业贷款3787万元,其中个贷32人605万元,小微企业12家318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378.7%,开发公益性岗位1254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638个、乡村公益性岗位616个,完成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800个的156.75%。2022年已认定社区工厂8家,完成目标任务8家的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市场需求,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培训政策宣传和培训意愿调查,及时将登记失业人员、有培训需求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在做好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通过小班次、多批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新业态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稳定性;深入实施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实现脱贫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二)完善脱贫劳动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专职人员及就业信息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点对点协助做好宣传及逐户上门摸底就业情况及就业需求,排查返贫风险,建好监测对象精准摸排台账。对失业的脱贫劳动力通过就业扶持政策进行兜底帮扶,对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及时进行就业帮扶动态清零。同时,不断加强就业台账系统的动态管理,持续做好数据更新,强化就业政策可持续性,持续巩固提升就业扶持成果,每月定期将脱贫劳动力务工人员花名册返至乡村振兴部门,由其安排相关人员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同时安排各镇办将数据共享同级乡村振兴部门,达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目前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5786人(其中省外846人,省内县外2336人,县内2604人),较上年度增长35人。(三)做好易地移民搬迁后续就业扶持工作。一是工作底数全面盘清。组织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就业信息员对全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劳动力底数、就业服务状况、公益性岗位设置等情况进行摸排,重点了解每个搬迁家庭的就业意愿及就业、培训需求,同时进行登记并以户为单位详细建立每户成员就业信息台账。二是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提供个性化帮扶。通过技能培训、社区工厂吸纳、各类专场招聘会、乡村公益岗位托底安置等举措不断激发脱贫劳动力内生动力,确保易地移民搬迁户中有就业意愿脱贫劳动力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目前印台区享受易地搬迁政策699户212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14户994人。目前已外出务工765人(其中省外119人、省内县外278人、县内368人),涉农就业69人,自主创业23人。已实现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四)强化用工信息征集、推送,落实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一是广泛收集岗位信息。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考察、微信采集等多渠道了解辖区内外各类企业的用工现状和招聘需求,充分挖掘区内企业空缺岗位,扩展用工来源,引导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二是丰富信息宣传方式。将人社部门每月定期印制下发到镇(街道)的当月最新《用工岗位信息》,及时通过铜川人社、微印台、爱印台、铜川云就业等微信公众平台或社区(村组)专栏张贴等形式将岗位信息宣传到户,发放到人。为脱贫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推送服务,促其稳定就业,做到《用工岗位信息》全覆盖。2022年印发企业用工岗位信息3万余份。三是通过各镇办组织信息员对各自辖区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进行电话逐一回访并入户宣传,动员申报交通补助,目前通过上报、审核、公示等环节,为404名脱贫劳动力发放20.2万元跨省一次性交通补贴,另有67人已公示,待财政资金到位后予以拨付。(五)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鼓励有能力的农村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对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依法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按规定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3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共发放18.5万元。(六)全力推进社区工厂建设。积极谋划社区工厂的建设及培育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工厂建设各项优惠补贴政策,加强已运营社区工厂监测,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扩大就近就地岗位数量,鼓励社区工厂吸纳更多的返乡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七)开发公益岗位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劳动力台账,随时更新完善,对空缺岗位及时补录,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人数相比去年年底不减少。(八)积极培育认定创业孵化基地。主动联系区域内运营较好且已带动同类型实体发展的企业,对其进行创业孵化政策宣传及建设指导,鼓励更多类型的创业实体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带动扶持扎根我区。目前已认定2家创业孵化基地,完成2家任务的100%。大学生市场主体培育1家任务已完成。“零工市场”已创建完成,目前正在试运营。(九)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为着力解决好疫情期间返乡务工人员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支持全区企业稳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期间返乡农民工稳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区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疫情防控期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兼顾做好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岗人员、企业用工情况的摸排,并建立台账,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对通过其他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开发临时防疫公岗给予安置就业。2022年开发临时防疫公岗3人。(十)统筹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深入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扩面提质工程,精准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引领和扶持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全区形成返乡就业创业热潮。今年以来,我局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会等部门开展以“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为主题的活动,活动期间在主城区及各镇举办规格不同的线上线下招聘会10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0场次的100%,进场招聘企业累计共148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283个,进场人员4310人次,初步达成用工意向累计202人,共发放岗位信息宣传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9500余份。同时为劳动者开展了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专项活动,面对面宣传讲解、答疑解惑。三、存在问题(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对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对就业岗位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二)就业岗位的减少导致稳就业压力增大。受疫情影响,目前各类企业招工热度明显走低,导致部分行业出现就业岗位数量减少。(三)培训人员组织困难。印台区主要产业是农业,重点群体多从事农业生产,培训时间与农忙冲突,每日授课时间要达到6个小时,总课时10天以上,因此人员组织困难;脱贫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下培训的生活交通补贴由每人每天50元变为20元,大大降低了脱贫劳动力培训积极性。四、改进措施(一)持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扩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加强建档立卡脱贫户毕业生等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重点抓好已脱贫但不够稳定、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工作,支持企业优先聘用困难群体。三是继续强化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短期集中培训、设点集中发放宣传品、宣传彩页等方式提高政策宣传力度和群众知晓率。(二)持续优化培训资源,强化免费技能培训。优化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培训资金,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主动同企业对接沟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培育一批素质高、有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促使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三)持续加大社区工厂培育建设,落实扶持政策。按照全区社区工厂建设规划布局,加快社区工厂培育建设步伐,落实好社区工厂扶持政策,提高社区工厂吸纳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让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就业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实现“稳就业、保居民就业”,2023年全年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激发创业活力。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中心等创业平台,构建“政府+平台+创业者”和“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服务新模式。2023年,全区预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新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企业用工良性匹配,争取全年组织各类招聘会10场次以上。(三)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就业质量。紧紧围绕我区重点产业,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加强与各镇办对接,扩大培训范围。2023年结合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培训500人次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区政务服务中心授予2022年度政务服务“红旗窗口”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