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9-14 11:34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体育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负责全区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及体育协会和体育活动管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街83号
法定代表人 李轩
开办资金 2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89万元 51.07万元
网上名称 临渭区体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及打造体育强区、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为统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完成预期目标。一是立足本职抓业务。坚持体教融合,培育尚德、育红中学、南塘、育红、贠张小学等5所学校,完成第三批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采取“市区一体”的青训模式,让后备人才培育工作实现突破性发展,在4月份陕西省优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过程中,全市47名被省体工队、省体校录取运动员中,临渭籍达到19名,占比40%;参加2022年“奔跑吧少年”陕西省“百县百校”中学生三人制篮球赛,进入16强;在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比赛中,赵雪英、郭子豪等80名临渭籍运动员进入省运会前8名,并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9枚的历史最好成绩;选拔派员参加成人组田径比赛,助力我市竞赛成绩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积极备战渭南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篮球、田径比赛和美丽乡村篮球赛;五级“三人制”篮球赛等赛事;全年培育、发展体育指导员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为临渭区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扎实防控显担当。成立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区应疫办及区文旅局的防控任务要求,第一时间对办公区域消杀,组织突击队,下沉到包联社区、隔离酒店、道路卡点、隔离封控区,奋战在疫情隔离封控值守、核酸检测第一线,主动承担起信息员、巡查员、安全员、卫生员等工作职责,帮助社区成功应对多轮疫情的冲击,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值守机制,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三是服务中心促振兴。全力配合牵头单位,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利用业务特点科学引导参与体育锻炼和有健身需求的群众,在健身器材使用和日常锻炼中进行专业化指导;为崇凝镇官仁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万元,在主干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开展环境卫生、生态涝池整治,促进村庄亮化、净化、美化;逐户了解全村群众家庭收入、产业就业、住房安全、饮水质量、教育保障、看病就医等信息,全部录入至陕西省防返贫监测平台,做到及时上报,不漏一户。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爱心圆梦大学”励志助学活动,为11名困难家庭大学生送去爱心和物资3000元,切实帮助他们坚定信心、渡过难关。参与文明创建。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总体安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定期在包联路段开展坏境卫生清扫、文明交通执勤等工作,清扫、清运、铲除许村社区垃圾野广告,为创文工作贡献体育担当。开展共驻共建。每周五组织党员到包联的印机社区,参与党员活动和义务劳动,落实“轮值主席”制度,结合实际为包联社区居民宣传体育健康知识、提供运动处方等暖心服务。2023年,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体育工作,强化实干导向、问题导向,奋力推进全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好“大聚合强党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等主题活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坚定正确方向、激发干劲活力,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全力备战省、市各类年度赛,按照“高定位、细分解、重落实、善总结”的备战工作要求,确保竞赛成绩稳列全市第一。加强和区内各体传校、俱乐部、市体校业务沟通,做好优秀运动员选拔、训练、输送等工作,实现运动成绩和后备人才挖掘双丰收。三是对照“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协助举办品牌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挖掘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服务潜力,不断开创新局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