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文化馆

蒲城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9-14 10:22
单位名称 蒲城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担任文艺宣传、文化活动组织及相关培训,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等工作
住所 蒲城县城关镇朝阳街东段县体育场内
法定代表人 刘麦芳
开办资金 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27万元 18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蒲城县文化馆在上级部门及馆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文化馆是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在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我馆积极探索新方法,多渠道开展活动。(一)常规工作1.用好平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一是文艺活动异彩纷呈:以重大节日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如虎添‘艺’‘阅’享假期文化蒲城过大年——“最美逆行者致敬抗疫英雄”综艺演出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春纳福送春联活动;成功举办了情系黄河·舞动渭南蒲城“朗阅清华”杯广场舞大赛;“关爱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举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七一”群众文艺汇演暨2022年群众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办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表彰大会暨庆“八一”文艺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文化共传承”活动走进古镇小学活动;开展“共筑和谐 与爱同行”综艺演出走进龙阳仁厚敬老院及开展“文化点亮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巡演等一系列活动。二是运用数字化平台:举行《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线上微课戏曲声乐教学3期,瑜伽教学1期,素描基础课程1期以及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国庆期间开展线上7期“学才艺”课程等线上活动以及在陕西公共文化云上传视频资源“学才艺”课程158节合计1140分钟,“慕课”6节合计74.48分钟,直播活动开展了三场、直播观看人次合计120万人次,喜马拉雅(文旅之声)合计上传声频资源11099分钟。2.聚焦公益事业,认真做好辅导培训工作。一是开展基层分馆人才队伍培训进乡镇5次。此次下基层培训均以自乐班授课及衍纸手工制作为主题,对全县各乡镇文化专干及文艺骨干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文化专干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全年组织开展送文化“五进”活动5次。分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文化共传承”活动走进古镇小学,“非遗文化进企业”走进渭南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衍纸手工培训走进西府社区活动,衍纸手工培训走进蒲城县东槐院小学以及“共筑和谐 与爱同行”综艺演出走进龙阳仁厚敬老院。三是完成暑期公益艺术培训工作4门课程。暑假期间给我县青少年开设暑期公益培训课程4期,分别为少儿硬笔书法班、少儿舞蹈班、少儿美术班、声乐班四类培训班。通过培训,激发小朋友们对文化活动的热爱,共享文化惠民福利。(二)创新工作一是举办了情系黄河·舞动渭南蒲城“朗阅清华”杯广场舞大赛,本次活动通过在我县17个镇(街道)进行了海选,共选出25个支队优秀的参赛队于5月25、26日在朗阅清华项目部举办了的复赛和决赛;比赛现场全程直、录播,视频资源上传陕西公共文化云,线下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次,达到普及全民艺术,提升审美情趣的目的。活动结束后我馆报送了2支优秀的广场舞队参加2022年渭南市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决赛,其中报送的《沂蒙颂》荣获老年组一等奖,报送的《风雨百年》荣获中年组三等奖,报送节目质量位居全市第一,我馆也荣获了由市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二是以“文化点亮乡村”为切入点,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巡演活动”十场,还有十场待巡演。其中于11月16日下午巡演第五场走进罕井镇中山村现代苹果产业园区这一场,比赛现场全程直、录播,直播观看人数达50万人次,录播视频资源上传陕西公共文化云,本次巡演活动人民日报、渭南青年网等网站争相报道,充分肯定了我馆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加入乡村文化振兴队伍的积极性,同上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创作出更多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的优秀文化作品,推动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格局。三是抓实抓细2021年全民艺术普及提质增效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各项指标的落实,我馆实施该项目是渭南区域内第一个验收合格的。从2月份开始,文化馆对照3场大型直录播活动,订场馆10个,采集场馆信息120条、入驻才艺老师10名,上传学才艺154节,以及艺术资源普及,赶大集等6大类任务开展活动策划,课程培训,才艺老师衔接活动等工作。2022年度全民艺术普及提质增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建设方案于2022年10月10日已通过审核,截止目前已经开展了2场直录播,活动内容为:围绕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直播的启动仪式,线上点击率破70万;蒲城县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惠民巡演,线上点击率破50万。四是与我局聘请专家及时沟通,对指标中完全空缺部分(对必备条件与创新性指标)进行分析,深入基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调研,精心撰写报3篇创新案例。其中,2篇已被市局采纳刊登。五是为突出社会影响力,体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宣传价值。经过严谨构思,从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将馆办刊物与文化馆业务紧密相连,做好各方面工作宣传,特创办文化馆馆办报纸,并按季编印,目前已经刊印了六期。六是从硬件上对单位外部进行整修,辅导培训室设施配备进行提升,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我馆将空闲用房重新装修为数字化录播录播室,此录播室于12月1日也已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四场录播活动。二、取得的效益通过我馆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共举办大型展览、讲座、培训、演出等120余场次,培训若干次,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提高了我县群众整体艺术水平及我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做到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及赞誉。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培训力度不够,深入基层调研较少,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各分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总分馆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大;三是免费开放必备的人才和专业门类较少;四是数字化建设的思路不畅、方法不活、措施不硬。四、整改措施一是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体质增效项目,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互动,让基层群众不出户可以享受到优质文化资源。二是提高业务人员水平,与时共进,不断更新活动载体,开展特色活动,搞好精品创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五、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强数字化建设,做好2023年全民艺术普及提质增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二是做好部颁二级馆省厅评定准备工作;三是做优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四是围绕传统节日开展好各类文化文艺活动;五是加强总分馆制建设,督促分馆达到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做优基层分馆;六是拓展与异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