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武功县救助管理站

武功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7-21 10:27
单位名称 武功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社会闲散及无着落人员实施救助
住所 武功县普集镇邰青路
法定代表人 王勤农(临时负责人)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武功县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我站以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工作方案为蓝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受助对象的一致好评。一、业务情况2022年,我站共救助56人次,劝返拾荒120人次,街面巡查200余次,向救助对象及时发放被子、衣物、鞋子、食品、口罩等用品200余件套,同时对务工不着和求助人员提供衣物、食物、住宿、返程车票等相关的救助服务。(一)强化站内管理,提升服务意识。我站不断开展集中学习思想教育,强化服务意识,使每位干部职工身上有责任、有目标、有担当,高效地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二)实施主动救助,完善救助措施。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今年以来,我站大力开展街面巡查范围,对车站、广场、商业街、饮食餐馆、胡同巷道等人流密集的重点场所及藏匿重点区域实行了常态化街面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在救助的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救助措施并积极执行。在工作中,我们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凝聚共识,让流浪乞讨人员不再流浪,安全返回家乡。我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救助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时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思想理念。(三)加强机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为了加强对救助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救助对象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全站的用电、用水、食品、疫情防控等进行全方位安全排查,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执行。邀请消防专员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及组织消防演练活动,并对站内微型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值班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值班期间设专人进行街面、站内巡查,确保受助人员安全。(四)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救助行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了“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为主题的“6.19全国救助开放日”宣传活动。在此活动期间,我站帮助老人回归家庭的温情举动被《西咸百姓生活》报宣传报道,营造了武功县民政救助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开展“救在身边,真情相助”夏季专项救助行动。为了确保街面及重点区域人员能够安全、平稳度夏,局领导带领救助站、公安、城管对长期滞留地流浪乞讨人员对进行大巡查。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并为救助人员发放矿泉水、方便面、饼干等防暑降温物资。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提供救助线索。炎炎夏日送清凉,丝丝关怀沁人心,我站高效履行职责担当,及时有效回访流浪乞讨人员及返乡人员。回访前,我站工作人员提前联系好各乡镇民政办,详细了解受助人的相关信息,确定时间、地点。准备夏凉被、牛奶、衣服、鞋子、方便面等基本生活物资,随时待发。回访中,我站工作人员与返乡人员进行亲切的交谈,耐心询问其基本生活状态。嘱咐其家属悉心照顾,并注意防暑降温及夏季饮食安全等。受助人员感谢政府让他们享受了低保、五保政策,为此,他们特别感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做法。回访后,我们对回访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为以后的回访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与借鉴。救助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站致力于为流浪乞讨人员及返乡人员找回温暖的家,并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照料,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国庆期间全力以赴救助流浪乞讨不明身份人员。国庆假期,我站提高政治站位,长期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救助工作毫不放松。10月3日凌晨两点左右,游风镇派出所送来一位身份不明流浪人员。我站立即妥善安排其住宿和饮食,连夜在救助网进行人脸识别,次日清晨再次联系公安部门,通过户籍信息系统查找身份信息,经过反复确认其为武功镇积山村人,有智力障碍。随后,我站护送其顺利回家。10月4日贞元镇派出所和民政办送来一位自称是汉中籍流浪人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汇报疫情指挥部,并联系车站卫生院对受助者连续三天核酸检测。因受助人不能表达自己的身份信息,我站工作人员及时在陕西救助寻亲群上传寻亲公告。通过《今日头条》发布寻亲信息,联系公安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确定受助者身份信息,最终确定该人为汉中市西乡县人。10月8日对接西乡县救助管理站,我站以“点对点、一站式”方式安全护送其返乡。四是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为露宿街头、遇困及来站求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提供了有效救助,我站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为确保求助人员和受助人员衣、食、住宿等问题,保障他们的食品及人身安全落到实处,加强了站内物资储备。在冬季常态化巡查街面时,询问疑似流浪人员、劝导拾荒人员及时回家,积极开展站内救助,对接协查外流人员身份信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春节期间,我县14岁未成年人侯某因家庭内部问题流浪在外,为落实未成年人监护责任,我站与护送站协商沟通交流意见,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情况。经我站积极对接侯某户籍所在镇、村及公安派出所,落实了侯某的监护责任。随后,我站向未成年人侯某发放棉被、棉衣等救助物资,并护送其安全返乡。(五)加强救助信息管理和源头治理。积极应用金民工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录入救助信息,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掌握我县在外受助返乡人员和易走失人员信息,我站经排查完善信息台账,提高了源头预防能力;通过定期走访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对重点人员加强关注和政策帮扶,扭住外溢流浪人员的牛鼻子;教育督促流浪返乡人员近亲属或其他监护人履行家庭监护或赡养、扶养义务,防止其再次流浪。我县小村镇李家坎村张某(女)多次外出流浪,在去年5月份被重庆市忠县救助站救助。为从源头治理,我站会同小村镇,与张某亲属何军多次协调、交流谈心,从不接纳到主动接回。在张某回归家庭后,我站还帮助其恢复户籍。使她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让她不想流浪,不再流浪。(六)加强救助宣传,赢得良好氛围。2022年我站发布9篇信息报道。其中《西咸百姓生活报》采用2篇,陕西省民政厅采用1篇、咸阳民政采用3篇、陕西科技媒体转载1篇,制作美篇3篇,向社会展示出武功民政救助的风采,树立了“民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政府工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存在问题一年来尽管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上级的要求、求助人员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一些规章制度还须继续完善和落实;基础设施有待改造提升。四、整改措施我站积极采可行措施,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增设值班室、救助接待室,并在救助室配置坐便椅、沙发、床头柜等便民设施,极大地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及受助人员生活环境。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继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常态化街面巡查工作,组织开展好“6.19全国救助开放日”、“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活动,积极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再接再厉,实现流浪救助工作迈上新台阶。(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救助管理站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救助站大楼封闭工程、男女救助设施分区隔离、新建救助接待厅室、购置救助床及添加基础救助服务设备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