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发布时间: 2023-07-12 16:30
单位名称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机使用提供监理保障,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牌证管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农机安全普法教育,政策宣传,管理范围内的农机违章处罚,事故统计及处理·农机职业技能和安全技术鉴定,农机生产质量检查,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农业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农机管理干部培训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南段2号
法定代表人 侯选才
开办资金 674.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67万元 497.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站认真落实中、省农机化工作决策部署,较好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一)强化示范带动,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明显。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先后开展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果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小麦宽幅沟播等7项集成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点)36个,制定机械作业规范和标准3个,有效提升我市机械化生产水平。(二)强化机具保障,关键农时生产进展顺利。全力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设立42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3500份,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调动机具3000余台农机参加抢收作业,完成小麦机收208.5万亩,玉米机播181.6万亩,玉米机收181万亩,机播夏粮213万亩。(三)强化技术引领,重点任务超额完成。指导8个涉农区县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区,示范利用率达到100%。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95.9%,超过利用率95%的目标;在全市建立100个机收减损监测示范点,开展减损培训16期,组织市级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经省上抽查,我市小麦、玉米机收损失均低于国标。(四)强化源头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组织检验农机14132台,完成农机注册登记1508台,注销已灭失机械3336台,办理驾驶证721人。先后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活动186次、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65次。全市未发生重特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五)强化服务意识,农机化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举办8期“农机云课堂”,组织开展线下培训80场次,培训各类农机人才10805人次;制作发布农机化技术短视频126条,覆盖人数超200万人次;组织编写、上报农机化信息279篇,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农机化工作18次,有效提升了我市农机化工作的影响力。二、主要亮点(一)示范创建有新突破。我市高陵镐哲等7家农机合作社荣获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称号,数量居全省第一。(二)技术创新有新成效。开展了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遴选试验了一批新机具新技术,破解了我市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无机可用”难题,有力提升了“菜篮子”的保供能力。(三)规范作业有新标准。针对无人机作业规范化程度低的问题,编制了《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操作技术规范》,被省农业农村厅采用,印发全省推广。(四)农机调度有新机制。建立摸底数、强对接、勤沟通、严部署工作机制,高效调度农机投入全省“三夏”抢收会战,连续奋战30小时,在雨前抢收小麦近70万亩,在全省最快完成抢收任务,创我市“三夏”农机抢收之最。三、问题和不足今年,我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和断层、农机化技术研究深度不够、农机装备引进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一些问题。四、下一步工作(一)抓好农机技术示范引领。抓好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新机具引进及试验示范,全面推广玉米密植“5335”、小麦宽幅沟播“3335”复合式作业、粮食产地烘干等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为稳产保供提供坚实技术保障。(二)抓好农机化重点任务落实。实施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确保全市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系统推进机收减损工作,通过现场会、田间测评、大比武等多种形式,加强机收减损规范化作业,确保减损指标低于国际。(三)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全域推行“集中检验+进村入户”便民服务模式,全面完成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任务,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四)抓好农机化服务。实施农机人才队伍强基和产业实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提升性的知识培训,推动专业技术人员加快农机化知识更新,全年完成培训5000人次。加强农机化工作宣传报道,讲好“农机化故事”,为农机化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五)抓好重要农时生产。加大“春耕”“三夏”、“三秋”机械化作业的组织管理,认真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强化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保障全市关键农时农机化生产顺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