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河道养护站

府谷县河道养护站

发布时间: 2023-07-10 16:27
单位名称 府谷县河道养护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河道安全提供保障服务。河道堤防养护巡查,监督管理。
住所 府谷县新区水利大楼
法定代表人 王小平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92万元 21.11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河道养护站.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局领导及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站全体人员通力协作,认真履职尽责,使河道管护及河道采砂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22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单位基本情况我站是县水利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河道水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堤防运行维护管理、河道采砂管理、协调解决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河道、堤防等业务知识培训、及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等工作。二、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我站在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精神要求下,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总目标,同创建我县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工作有机结合,使得黄河流域府谷县段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了新的成效。河道妨碍行洪问题整治今年以来,中、省、市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水利部遥感反馈疑似府谷县境内166个问题和黄委会反馈黄河府谷段52个疑似问题,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站及时成立核查领导小组,通过与中、省、市和黄委的沟通对接,对疑似问题,分三个组深入实地进行核查取证登记,目前对是疑似的问题通过和上级的沟通初步销号,对认领的问题按照上级的时间节点认真的进行了整改整治、销号。(二)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按照黄委会的要求,我站对黄河府谷段河道采砂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初拟了府谷县黄河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4月,府谷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府谷县黄河河道采砂实施方案》,我站在采砂办的领导下,会同水利发展公司和拍卖了的22家采砂企业负责人积极协调,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黄委会关于河道采砂及采砂规划批复的相关精神要求,听取各采砂企业负责人的意见。通过多次讨论,所有采砂企业同意国有化统一经营管理,同意和水利发展公司合作,并推选出采砂场代表和水利发展公司谈具体合作的程序。目前我县黄河河道采砂工作通过实地查勘,所有采砂区进出口地磅、采砂厂监控区监控已安装完成,采砂厂信息化监管系统已初步建成。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工作,我县黄河河道采砂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县委政府对黄河府谷段的河道采砂工作要求,所有采砂区已于10月1日如期开展采砂作业。12月10日我站及时通知所有采砂企业全面停止采砂作业,开展采砂船只撤离、砂石清运工作。12月15日全面完成工作,采砂船只、机具全部撤离河道,所采砂石全部转运至规定地点。(三)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年初我站根据我县河道分布状况和实际工作情况要求,分三个组对全县一河五川进行常态化巡查检查,发现涉河违法行为及时处置,使河道管理工作走入正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按照水利部、黄委会等上级部门反馈的“四乱”问题,我站及时行动,对列入“一河五川”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按时间节点和要求及时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为将河湖“清四乱”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下去,三个组协调各镇、农业园区、便民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对所辖河道内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逐一登记,分类处理。结合县委政府防溺水事故的通知,我站制定了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对清水川、皇甫川人工灌溉15个水坑、孤山川各个企业和个人拦河坝取水进行了复平回填,并在醒目位置设置事故警示牌,保障了全县河道的整洁和河道行洪畅通。凌汛期到来前,又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辖河道进行了认真排查,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了进一步修复,对孤山川尚庄村段、孤山川入黄口段、清水川温家峁河段“四乱”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为《黄河保护法》的顺利实施、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四)加强部门沟通,严把涉河项目审批和三区三线的划定关随着水法律、法规宣传的不断深入,河道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的逐步明确,我站在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及时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对接,加大对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中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水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流域综合规划》等为指导,组织专家认真分析涉河建筑物对防洪排涝的影响,提出修改意见和初步审查意见,按时限、按程序及时上报审查。(五)“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开展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我站将“扫黑除恶”、“打击砂霸”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从而推进形成了“扫黑除恶”与“打击砂霸”工作常态化执行。三、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使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队伍,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拒腐防变总要求,狠抓政治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做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方面,严格按照集体研究、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程序执行,使各项重大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了决策民主化,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为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9月26日我单位召开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并制定了工作方案以及学习计划,成立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深入查摆整改作风问题,对标对表,找准找实问题,从严从实,扎实做好整改,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关于水利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生态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掌握与水利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每人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撰写一份关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心得体会,推进政治历练、党纪党规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干部经常性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助推干部持续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确保以真本领体现好作风,以硬作风履行新使命。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有效推动我站学习教育方面走深走实,充分与作风建设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读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与宣讲辅导相结合,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二十大报告”要求领导干部每人做20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至少1篇以上。四、防患于未然,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安全工作无小事。汛期以来,我站安排三个组协同属地政府对所辖范围河道内的堤防、水工程运行、河道范围内施工等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逐一登记,建立台账,整改、销号。确保安全度汛。五、加强水法制宣传,增强水法治观念为了树立全民水法制意识,提高全民水法制文明水平,做到依法治河,我们充分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宪法宣传周”和巡查执法、隐患排查等机会,对《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扫黑除恶、防溺水安全知识等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宣传,特别是对非法采砂入刑、打击“砂霸”专项治理的宣传。截止目前共举行大规模宣传6次,共散发宣传册2800册,传单5500多份,宣传品6000多件。为提高全民监督乱倒垃圾和预防溺水、滑冰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全县主要河道出入口醒目的地方设立警示牌、提醒、提示牌,公布举报电话。在河滨公园设置宣传橱窗2个。对水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和扫黑除恶工作进行常态化动态宣传,使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忧患意识和河道管理的法规意识,起到了良好效果。六、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追赶超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水利局和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抽调我单位王进朝副站长为第一书记、刘振华为工作队员,进驻府谷镇柳林碛村工作,为助力府谷新时代追赶超越作出应有贡献。七、存在问题一是实施部门、单位各自为政,乱挖、乱倒、乱建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对河道、堤防等水利设施造成破坏,导致执法工作阻力很大,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二是我县河流分布较广、岸线较长,河道巡查执法量大面广,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单位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三是公务用车改革前单位有三辆车,车改后,单位现在保留的是2008年购买的飞胜达车一辆,车况非常不好,在河道巡查中经常半路坏车,修理费高,刹车不好,耗油量大,用车困难,有安全隐患。为保证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亟需更换、增加车辆。四是河道巡查和河道采砂监管经费严重不足。财政专项经费不予拨付,我站有正式人员24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7人,共41人,而经费只有24人的经费,导致单位各项经费严重不足。五是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虽然近年来对水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但都是在一些大型的集体宣传中进行,收效甚微。八、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加大河道法律法规的政策宣讲,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加强县级河长和镇级河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共同管好河道。三是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坚决打击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河道生态环境良好。四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黄河保护法》的实施进行广泛宣传,唤醒市民保护“母亲河”的自觉性,共同打造“岸绿、景美、河畅、水清”的黄河生态流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