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7-07 17:34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土地储备管理,促进高新区发展。区划内国有、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及开发·土地一级开发配套的组织管理·土地收购资金运作·土地收储成本核算·土地收储资金预算编制、管理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一号都市之门A座
法定代表人 周金瓯
开办资金 1000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00万元 1000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法依规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完成情况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一)全年共完成土地供应10069亩。(二)全年产业项目实现100%实现“标准地”供应,高于市上40%的比例要求。全力保障高新区产业项目按期落地,坚决落实上级标准地要求。(三)全年共完成安置项目供应1628亩,完成城改项目供应433亩,积极助力民生项目建设,妥善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四)全年共完成国有土地收购21宗138亩,配合做好地铁线路、市政设施建设施工。(五)全年共取得49个项目4893.473亩的文物供地意见,为“区域评估”开展提供支持。(六)完成2022年度高新区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及实施工作。(七)完成2022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全年共完成产业项目供应29宗2143亩,保障了高新区产业发展部署和“四个高新”建设。(二)顺利完成民生项目保障任务,全力推进了安置房、人才租赁房、医院、学校等民生项目落地。(三)持续推进土地供应方案与规划条件核提、文勘地勘区内并行推进,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审核效率。(四)不断强化“标准化”指标控制,对照产业准入目录和产业用地指导性控制标准,在供地时明确固定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相关标准,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五)拓展宣传推介渠道,加强对房企的上门服务,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解读高新区发展潜力、区域优势,维持高新区市场稳定。(六)建立“供前主动服务、供后对接审批”的供应和审批“早介入、零衔接”机制,确保项目手续及时交接,审批工作提前跟进,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国有土地收储工作难度大。目前,国有土地收储工作面对的问题较多。一是对一些特殊收储问题市级审批程序不明确,无法开展审批工作。二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符合现行收储补偿政策,实际操作难以执行。三是一些收储企业诉求过高,而目前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强制措施,导致商谈进展缓慢。计划在今年着重解决政策上的难点。一是协调市局争取完善收储审批程序;二是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协作,集体研判破解遗留问题的认定,打通收储渠道;三是对接法务探索补偿争议解决方案和路径,着力破解不合理、不合规的诉求问题。(二)解决问题不够灵活。工作中重在强调依法依规,缺乏细致思考,未能寻求政策规定的灵活运用。同时,工作创新力度不强,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不多,导致有时工作推进缓慢。2023年,中心将坚持走出去、学回来。一是加强与先进城市兄弟部门的沟通座谈,不断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效率;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邀请上级部门授课讲座,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三是建立市场分析机制,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工作。四、2023年工作计划1.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四个高新”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23年土地供应、收购工作。2.做好重点项目保障服务工作,确保高新区产业布局落地。3.按照市上要求,做好开发类用地供应工作。4.做好“标准地”供应,完成市上任务要求。5.做好土地包装、宣传、推介,做好对企服务。6.做好2023年土地储备计划编制及实施工作。7.做好2023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