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高新区第十九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谷二路云水三路西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郭根宝 | |
开办资金 | 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80.32万元 | 702.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是高新教育追光赶月,蓬勃发展的一年,是高新教育人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的一年,也是十九小团结一心、凝心聚力,踔厉奋发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大事要事难事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新情况新挑战交织的严峻考验,面对新学校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五小“名校+”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捍卫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业务开展情况抓常规重落实1.教学管理规范化指导部坚持不断完善与落实日常巡课制度、派课制度、功能部室检查制度等。每天巡堂不下五次,并进一步细化教学指导部调、派课制度,杜绝不经教学指导部许可自行调课等不良现象。2.推门听课常态化学期初,指导部即对本学期推门听课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将所有老师均纳入推门听课的计划中,形成了指导部、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共同组成的推门听课网络,坚持以推门课了解教师最常态、最真实的课堂教学,并及时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反馈意见,悉心指导老师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教研活动实效化行之有效的教研工作是教师成长的推动器。在“名校+”的统筹下,我校指导部确立了单周大教研、双周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安排,并根据不同学科组的教学时间需要,安排了不同的教研时间与场所,指导语文、数学、综合分别开展大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4.课后服务提质量让教育真正回归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帮助家长缓解接送孩子困难的民生工程。在五小“名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校1+x课后服务模式已实现“全覆盖”、“常态化”。(1)细辅导,作业不回家。通过“名校+”的统筹规划,我们对各个学科的作业辅导时间都作了细致规划,确保每位老师每周都有固定且足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教师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能做到与学生家长积极有效沟通,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对每个孩子的知识漏洞做到了如指掌。兼顾普及性的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各任课教师在课后协调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一对一,一对多个性化辅导,保障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高效学习,全面落实“作业不回家,回家无作业”的初级目标。(2)“双选”项,让社团走起来。我们充分征集家长、学生意见,统筹陶艺教室、游泳馆、劳动教室、音乐部室、操场、图书馆、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场馆资源,按照学生选老师、选社团的“双选”原则,跨班级、年级开设了五育融合的陶艺课程、创客社团、博悟课程、阅读交流、体育运动、艺术欣赏、科技探索、劳动实践、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八大类40门社团课程。通过多项举措的保证,十九小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数达到730余人,占比94%,真正实现了人人有社团,全员“走”起来。(二)重培训促成长1.线上培训全覆盖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名师之路”“千课万人”“名师优课”“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专项培训”“2022版新课标培训”等线上培训活动两百余人次,涵盖全学科,全方位提高教师学科素养。2.线下教研提质量学校共开展“践行新课标,精研提质”大教研活动20余次;参加五小“名校+”各学科大教研活动5次;以新课标为指引,各学科多样态的大教研活动,达到以教促学,以研提质的效果。3.青蓝携手传帮带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根据五小“名校+”安排,我校的徒弟与五小的师傅分别结为师徒。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开阔教师视野,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文化品位,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义务教育公正性、公益性、普及性原则,依法保障学区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2022年学区内160名学生100%入学。这一年,十九小的孩子取得骄人的成绩,有40余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项目中获奖,10余名学生在省市区级比赛项目中获奖。张雨菡、刘阳睿泽、潘诗研、商恩慧、汤诗妍、潘伊琳、刘恩琪、张睿伯、张馨睿、穆昕、马一岚、叶金合、桑晨曦、金俊凡、刘玉康、张毅航、高雨诺等在第二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都斩获佳绩;张皓晨等同学被评为区三好学生。2022年十九小教师有25人次获国家、省、市、区级表彰奖励。张静老师作为陕西省小学数学唯一人员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张凡老师执教的《重复的奥妙》荣获教学展示全国一等奖;武导、赵艺婕、雷红娟在数学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何倩玲、张鑫曼在陕西省第十八届“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三等奖;高亚娟、许瑾被评为高新区教学能手。三、目前存在问题(一)十九小工程建设遗留问题比较多,现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大厅、消防通道、教学楼通道等多处地面下沉;2.厨房、大厅、平台等多处防水出现问题,导致漏水。这些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原双旗寨小学融合教师占比45%,整体年龄偏大,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较为陈旧;而2020年与2021年新入职教师又普遍经验缺乏,教学功力尚显不足。综合而言,学校骨干教师群体薄弱,团体优势还不够明显。四、下一步打算1.积极落实教师培训,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名师之路”“千课万人”等培训活动,通过“名校+”大教研等活动,更新老师们的教学理念。通过“青蓝工程”、送教送培、微型课大赛、新教师展示课等多种具体有效的方式大力培养青年教师,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继续把劳动教育纳入育人的全过程。我们将用好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积极参加“名校+”的各项活动,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把十九小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名校”。往年历史成就灿烂辉煌,新的赶考之路已经开启。凭借“名校+”的强大向心力,我校必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只争朝夕、笃行不怠,奋力谱写十九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