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中医全科、中西医结合科、医疗美容科、保健康复科的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的培训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凤城八路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锋 | |
开办资金 | 1920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096.89万元 | 153589.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16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医院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一)坚持生命至上、赓续担当,疫情防控精准有力。随着“新十条”出台,疫情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转移,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救治方案,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呼吸、重症救治力量,增设新冠康复门诊、成立俯卧位通气专班指导患者健康恢复。选派骨干组建7支新冠救治医疗队驰援上海、新疆等地,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病区,派驻人员参与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救治工作。抽调8000余人次支援全市核酸采样。研制的“宣肺御感汤”“小儿保肺御感汤”列入《西安市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中医力量。(二)坚持质量先行、优化服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审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项。新增12个日间手术病种。二是医疗质量安全不断加强。开展病案首页暨核心制度知识竞赛,刊发《病案质量月报》和《质控简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每月进行医保病例“四合理”检查,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医疗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开设护理、医技、新冠康复门诊,增加节假日门诊、特需门诊,大力推广预约就诊服务。简化门诊慢性病申请手续,试点护士站直接办理医保登记,增加病区查询缴费智能终端,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缩短等待时间。加强“中医特色护理示范病房”内涵建设,实施护理服务新举措73项。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直播74场,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三)坚持固本强基、传承创新,学科内涵建设逐步增强。制定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管理办法,加大重点专科考核力度。男科、外科、内分泌科被确定为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完成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建设搭建。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454人。新增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获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名、继承人4名,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13人。选派30名医护人员赴省内外一流医院进修学习。开展各级各类学术活动20余次,持续扩大学术影响力。获批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四)坚持强基扩能、深化改革,医院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一是积极推进综合医改。制定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新修编医院管理制度4册607项。细化《2022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精细、科学。二是加快“一院三区”建设步伐。曲江院区于5月12日试运行,8月9日正式开诊运行。南院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建成投入运行。三是强化信息支撑。更新了HIS系统,建成了新的电子病历系统、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四是加强精细化管理。极推进平安医院、节约型医院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安防安检设备项目,上线智慧卫生间和智慧控烟系统,医院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坚持党建引领、双融双促,指引医院高质量发展方向。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以及各类党课宣讲活动。扎实开展“党建查房”,力促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李强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实推进行业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党风廉政建设等警示教育,推进工作作风不断转变。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2年,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门急诊患者106.85万人次,出院患者45313人次,荣获“国家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科研创新能力偏弱,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三是人才引进的步伐还需加快。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六个方面”工作,全面推进医院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建查房”,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积极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磨砺“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推进专科学科建设。统筹“一院三区”学科设置规划,补齐学科发展短板,打造一批重点专科群。完善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建设,创建心衰中心、急危重症疾病会诊中心。三是着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组建院、科两级诊疗技术创新孵化中心,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全面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院感防控,守牢医疗质量安全底线。四是推进人才科研双轮驱动。多渠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开展师承教育,加强国医大师、省市名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突破。五是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一院三区”管理一体化、发展差异化、医疗服务同质化的管理模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推进平安医院、无烟医院、美丽医院、节俭医院建设,为患者和职工营造安全有序、整洁优美的环境。六是提升患者职工双满意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护为核心,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就医流程,全面推行预住院、诊间结算服务。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组织开展“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等表彰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止2023年10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授予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1年,收到捐赠收入共计329.64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329.64万元,用于防疫工作及医疗业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