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07-06 16:53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搞好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西安经济发展服务。受市政府委托、统一领导和全面管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开发和行政管理工作·开发区财政、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开发区内的企业及项目·开发区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及经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开发区内土地、规划、建设、房产、市容环卫、市政、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的管理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A座
法定代表人 齐海兵
开办资金 236168.22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1164.88万元 483324.1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业人数  74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西安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四个高新”建设全面提速,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累计签约开工产业项目80个、落地西电智慧产业园、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等5个百亿级项目。比亚迪20GWh、12GWh动力电池项目陆续投产,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高新速度”。法士特、奕斯伟等34家企业成为我省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链主”企业数量占全省44%、全市61%。引进了总投资30亿美元的三星M-Fab项目,是近年来全省招引的体量最大的外资项目,做到了既把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也把产业“底盘”越扎越稳。(二)科技创新裂变释能。“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2022全球创投峰会”接连举办,硬科技仲裁院、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揭牌成立。奕斯伟芯片晶元、启明920AI加速芯片等核心技术上榜“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206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初审,415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初审。新增10家上市企业,累计储备上市后备企业180家,国家级高新企业突破5000家,在全省占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40%。(三)城市建设更趋完善。完成《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阶段性成果编制上报及审定。草堂污水厂二期、国际社区东岸污水厂一期建成完工,二污二期扩建设备安装,6座110KV变电站施工快速推进。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9天。完成34条路段绿化施工、38条路段部分乔灌木栽植,新增绿化85.1万平米。建成市政道路68公里,在建47公里,建成雨污水管网136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35条、72公里。地铁6号线(小枢纽)、8号线、15号线、有轨电车试验线全面展开。(四)营商环境日益向优。2022年,探索推行“一证(照)通办”改革试点,推出2批次268项一证(照)通办事项。推出“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等8项“智能秒批”业务,实现24小时即时受理、即时办结,累计办件1500余件。通过“4+N”企业登记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开办收费全免,全流程3小时办结。西安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新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先后形成20篇典型案例,为全省、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丰富的“高新经验”。(五)乡村振兴奋力推进。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52家企业签约“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创建“美丽人家”建设工程示范村8个、美丽庭院363户,打造村级文明实践站164家,评选区级示范村12家,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园以来,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擦亮了乡村振兴高新品牌。(六)民生福祉更加殷实。2022年,西安市第一医院(新址)·高新区人民医院建成开诊,建设完成高新区公共卫生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新建11所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养老床位639张。新增就业2.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10万元,兑现各类补贴补助4778万元。新建7所学校,新增学位4800个;完成14所学校新优质成长计划、7所学校民转公;开放共享停车位3142个,开放30所学校操场。建成开放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34个。建成公租房项目7个、15273套,在建人才保障住房项目10个、17985套,新入市商品房(含安置性商品房)项目52个(43586套),358.13万平米。解决85个产业项目遗留问题;一次性启动38个村安置房项目建设,一举解决了长达10余年的“回迁难”问题,推动区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二、存在问题2022年,高新区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始终,高效统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大任务,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紧扣“四个高新”建设,在产业强区、创新驱动、城市更新、惠民服务等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还需提升,产城融合程度不够,民生事业优质发展还不均衡。三、下步努力方向2023年,西安高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坚决守牢底线、全力争取高限,紧紧围绕西安市“六个打造”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全国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目标,全面加快“四个高新”建设,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西安高新综保区在全国参评的137个综保区中位列A等,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参评的57个综保区中位列A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第二次综合评价功能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2021年度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等省级以上共48项奖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