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

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3-07-06 10:36
单位名称 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考察、引进、试验、示范及示范项目的实施管理;农机修理网点建设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农机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等工作。
住所 周至县老城西街96号
法定代表人 马周明
开办资金 5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31万元 16.62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制订了《周至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管理制度》,明确了行政办公室、推广股、补贴办公室、财务股等职责,进一步完善了职工考勤、单位内部考核等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管事管人,确保了各项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2022年根据省、市、县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按照“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兑付方式,积极做好补贴办理、机具核实和资金兑付相关工作。2、按照省、市、县农机化生产工作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生产服务工作。及时制定2022年“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农机技术服务队,指导检修各类作业机具3000多台(件),发放跨区作业证19个,设立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4个。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为机手提供信息咨询及作业服务指导,接听受理咨询200多人次。收集整理各项农机化作业数据,按时完成统计报送工作。3、全年共实施完成省、市农机化项目6个,项目实施中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宣传培训,考察引进新型作业机具,组织完成示范作业面积,按照县农业农村局批复圆满完成各项目的目标任务。1.猕猴桃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了555亩猕猴桃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园区,购置作业机械34台(把),在猕猴桃主产区开展中耕、割(除)草、授粉、植保、果枝修剪和粉碎还田等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共完成技术宣传培训3场次,培训果农100多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00多份。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依托西安市易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尚村镇小水屯等村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核心示范田513.54亩,购置1204型拖拉机1台。示范推广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旋耕灭茬播种等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开展现场作业演示和技术宣传培训会2场次,参加农户、机手140多人次;积极做好技术宣传发放资料1500多份。示范区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3.果业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购置作业机械19台(把),在终南镇豆村浩海家庭农场试验示范猕猴桃果园机械化生产,辐射周边猕猴桃主产区。开展机具现场作业演示1场次,培训果农70多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00多份。4.现代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购置沃得1404型拖拉机、鑫乐2BMQF—7/14型小麦宽幅沟播机、大华玉米“5335”复式播种机和大疆T30型植保无人机各1台(架)。开展新技术新机具宣传演示1场次,在尚村镇晋水社区和终南镇马蓬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示范作业面积0.2万亩。5.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推广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秸秆青贮,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果树枝条粉碎等机械化技术,印发技术资料1500多份,出动宣传车进行巡回检查,召开作业演示会2场次,参会110多人。确保了县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6.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对周至县农机推广工作站办公用房进行修缮加固、电器线路改造和设施设备更新。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实施完成中央补贴资金371.244万元,受益农户2717户,补贴各类农机具2816台(件)。2、今年农忙共投入各类作业机具3420台(件),引进外援机车150余台(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3、通过6个项目的实施,明显改善现有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了猕猴桃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增强机手操作技能水平,提高了农户认识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改善了猕猴桃园生产作业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周至猕猴桃生产作业向全程机械化发展。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利用秸秆的新格局,促进县域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4%,县域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存在的问题:单位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需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2、改进措施:对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单位整体业务知识水平,加快单位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3、下一步打算:以“全程、全面、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农机化项目,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1.农机购置补贴。积极向省、市争取足额补贴资金,满足农户购机需求。加大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严格按照实施程序各环节时间节点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完成补贴申报、机具核实、信息公示、资金兑付各环节工作。2.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依托农机化项目和购机补贴政策,积极考察引进适宜本地农业生产的各类机具,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户购置新型作业机具的积极性,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果园全程机械化、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播种、植保无人机等示范作业,提升推广应用面积。3.农机化生产服务。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机大户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不断壮大完善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强“三夏”、“三秋”期间各项信息服务工作,确保农机耕、种、收机械化生产作业顺利有序开展;做好机收减损宣传培训、质量监督、数据测定等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增产增收。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政策和技术宣传工作力度,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巡回检查、演示培训。在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和玉米秸秆青贮作业面积,提高秸秆利用效益。考察引进先进适用的果树枝条粉碎机械,拓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渠道,促进退林还耕步伐,确保县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