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高新区第八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北一号路以西、滨河路以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英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05.67万元 | 1116.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新常态,引领党群团队共发展。1、完善支部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党务校务公开制,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2、落实三会一课,正常组织生活,规范领导干部决策行为。3、立足岗位,创新党群团队共建活动。开展党员导师制“小秦龙帮扶计划”,结对学业及行为习惯薄弱学生,给予日常督促与指导。4、精神洗礼,走进西迁博物馆践行新时代使命担当。5、责任担当,传递“幸福高新”新教育。学校于11月迎接两次观摩活动,近百人走进八初,感受“小秦龙”的幸福生长。(二)落实“双减”新举措,助力师生家长共成长。1、创新学科教研联动,以专家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提升与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双线并进。着力推进“双减”“课后服务”“五项管理”,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全体教师参与线上培训共计6次,校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项指导培训10余次,校内公开课、研讨课累计50余节。教师全员积极参与省市区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件等大赛多项获奖。2、倾心打造八初“幸福.融”课程体系,开发“行走长安五彩课程”,通过三大课堂从意识形态、精神涵养、生命价值观、创新思维等方面引领学生。通过“小龙食屋”、“生活体验馆”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自理能力,拓宽劳动实践途径,培育优秀劳动品质。多元支持学生全面而独特的幸福生长,充分为学生减负赋能。3、打破传统家长学校形式局限,通过各种现代平台分享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解决现实问题。开展“线上家访”,通过视频“走近”学生家庭,有效指导帮助孩子改善家庭学习环境,提出配齐“小龙四件宝”(适合孩子使用的书桌、护眼灯、小书架、运动小器材)并且持续跟进,切实改善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环境、理念和能力水平。(三)安全教育身心兼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层级网格化管理。每月一次安全演练,通过微信群、致家长信、“文明小喇叭”与家长持续共建文明交通安全教育,宣传防疫注意事项。通过国旗下演讲、班会等方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设置三重保障,监督提醒学生遵守课间纪律,确保课间安全,提升公共文明素养。(四)联防联控保安全,文明风尚美校园。与辖区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交警、城管、防疫等部门建立长效联防联控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五)坚守“停课不停学”,以行动彰显八初担当。支部书记第一时间牵头部署线上教学、校园安全防疫等工作。整个线上教学活动期间坚持领导巡课制。教师们拖病体教学答疑,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专业的学科素养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六)敢拼不服输,小龙学考亮剑成绩喜人。首届学子参加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高达99.2%,为八初奠定了学业高度,引领学弟学妹们追求卓越,幸福生长。(七)“幸福.融”浸润文化全方位支持学生成长1、书香家校共建。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提倡家校、亲子阅读,引导师生、家长共读好书。其中共读《论语》已经成为师生家校的阅读传统。龙悦书馆目前收藏学生读书报告册累计200余册。2、体艺科创活动项目化,举办游泳达标赛、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三万里米活动。建立运动器材共享箱,方便师生随时取用。开展红五月艺术节、“校园好声音”,元旦线上迎新汇演等,组织艺术特长生参加陕西省“春芽杯”等省市区各级艺术类比赛荣获一二三奖共计35个,参加全国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荣获二三等奖共5人。3、人文社科沉浸式体验中心初建成,“龙悦书馆”、地理教室、历史教室,全方位支持学生的学科发展。4、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主动参与变垃圾为可利用资源。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融合,传播积极的生态观,指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亲手制作“生态瓶”、地球仪、3D地形图。每年植树节开展家校共建植绿护绿活动。二、取得的成效学校已获荣誉: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陕西思政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突出贡献学校、《陕西教育》杂志常务理事单位、西安市学科思政实验校、西安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西安市绿色校园、西安市20届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教学实习基地、易联校园足球青训基地等各级荣誉近10个,开展多彩活动被省市区各级媒体关注报道三十次,8位教师分别荣获“高新区教学能手”、“高新区青年教学标兵”、“高新区青年教学骨干”荣誉称号,教师全员参加论文、课件、微课等各级大赛荣获奖项百余人次,近20篇“思政融”教育教学论文入编省级《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读本(上、下册)(目前出版社正在编审中)。学生参加文体艺科创类国家、省市区级赛事荣获多项荣誉。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学校治理制度建设仍需持续完善,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家庭教育治理水平还需多举措并进促提升;3、智能化校园建设还需加速推进。原因:新学校、新团队,软硬件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四、下一步努力方向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具科学性、实操性。在教师队伍年轻化,教育教学及教研方面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加强三级联动教研,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参与高端讲座、培训。继续修订完善学校考核机制,《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手册》,激发教师活力;2、着重加强提升区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水平;3、初步完成智能化校园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陕西思政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突出贡献学校;《陕西教育》杂志常务理事单位;西安市20届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教学实习基地;市级优秀创客实验室;陕西省第四批STEM教育实验学校;西安市学科思政实验校;西安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集体;西安市思维型教学实验校;西安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