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日常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中街政府楼六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耀宁 | |
开办资金 | 50.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宜君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58万元 | 8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主要承担业务及开展情况2022年,大队坚决执行市局党组决定和宜君分局分配的各项工作,自觉维护局班子的团结和权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动力,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集中开展了五个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年立案处罚4起,处罚金额24.1万元,收缴罚款76.3万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处理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全年共接受群众举报18件,已全部办结并及时回复投诉人。我大队委派3名人员前往云梦乡崾岘村开展扶贫工作,刘龙波同志荣获全市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大队获得全市执法大练兵优秀组织奖,在宜君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终期效果评估中我局获得优秀。2022年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大队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二、抓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思想修身和党性修养狠抓大队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环保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的工作方法,每周五组织大队全体人员进行集中学习。三、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亮点工作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开展了建设项目、污染物现场监督检查、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双随机”执法、生态环境安全大排查、平安建设、“12369”和“12345”环境信访调解处理等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和“百日行动”专项检查工作。2022年,市局组织参加实战练兵,我局派遣高强、王磊两名执法人员参加练兵,在执法大练兵过程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22年我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车辆300余次,全年上传笔录230条,信用修复企业2家。在定期开展的“双随机”检查工作中,每月至少对排污企业开展1次“双随机”检查并及时上传至“双随机”执法平台,帮扶指导陕西方舟制药完善污水管网改造工作,使污水得到安全处置,达标排放。2022年大队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全面建立了企业清单,完善了“一企一档”的工作内容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共下发整改通知31份、立案查处4件、全年罚款金额共24.1万元并追回2021年行政处罚金额76.3万元;二是完成2022年市级固危废考核工作。对定点医院(宜君县人民医院)、医学隔离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今年未发生固危废环境安全事件,2022年固危废申报企业10家,全年安全转移危废590.487吨。3家医院安装Ⅲ类射线装置8台,均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三是着力建设“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制信访”。完善了“12369”环境信访调查处理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全年受理信访投诉件18件起,移交线索3起,其中大气污染5起,噪音污染9起,水污染2起,畜禽养殖1起,其他1起,案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9%以上,“12369”及“12345”信访情况同比去年减少了34.6%,省级反馈问题同比去年减少了66.7%,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环保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四是认真开展大气噪声专项执法检查。对106省道烈店路沿线33家散煤收售点进行了取缔,立案处罚1家。储煤及洗煤企业高标准完成了提升改造。4家洗煤企业及1家煤矿安装用电在线监测设备10套、大气在线监测设备1套,8家企业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16套,均与省平台联网,有效的远程监控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中期间为高生保驾护航,向企业下发停产通知,开展夜查,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检查企业建筑工地50余次,为广大考生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五是扎实开展环境安全大排查及应急管理工作。迎接省、市、县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考核检查5次,提供举证资料58份,在宜君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终期效果评估中获得优秀。认真开展环境安全大排查,对辖区内45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开展了排查,出动人员145余人次,发现问题26个,完成整改任务25个,1个正在整改之中。要求企业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防范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确保环境安全,提升应以保障能力,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可控,全年开展应急演练企业10家。妥善处置3.27西延高速三岔停车区液化气罐体泄漏应急事件,8.7柳湾水源地上游柴油罐车侧翻泄漏,为期4天24小时紧急处置污染物的扩散,有效的保证了柳湾水源地水质安全。完成宜君县下桃生态环境应急物资库及宜君县吉士堡生态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工作,购置货架32个,地台22个,向两座应急库配备了各类应急物资,确保北洛河一旦发生环境应急事件,可就近调配环境应急物资,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污染物蔓延;七是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包抓小区大门处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干部职工实行24小时值班轮守制度,对辖区内18家医疗机构及隔离酒店进行多次检查,督促规范医疗废弃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安排1名人员配合做好宜、黄交界疫情防控值守工作,安排4人2组做好川口汽车站及火车站点对点接送人员工作。疫情期间派遣人员全盘包抓宜君宾馆。九是开展全省监督帮扶检查工作。对省秋冬季铁腕治霾监督帮扶组反馈14个问题,向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安排专人对整改情况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委派执法人员1名参加全省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检查工作,得到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委派3名执法人员前往咸阳开展冬季铁腕治霾监督帮扶工作。四、存在问题2022年虽然取得了一些亮点工作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2022年办理的执法案件较往年有所下降;二是生态环境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够。三是执法人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要求,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企业及个人违法行为仍有不同程度存在,环保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对企业帮扶指导力度不够。五、下一步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整改措施:一是全面落实执法普法责任。全面收集整理各类典型案例,通过定向通报、媒体公开等方式发布系列典型案例,要求企业及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和宣传普及力度;充分用好批评教育、集中约谈等执法方式,切实提升执法普法实效。二是持续推进执法能力提升。坚持法律法规教育与业务工作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持续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管理,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通过强化岗位练兵、实战练兵、全员全过程练兵等方式,推动执法人员现场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技能,推动执法能力和执法效能持续提升。三是依法强化污染源日常监管。严格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以排污许可为核心、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规范现场检查方式和频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监管为统揽,严格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四是全面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行政执法稽查和案卷评查,实现“纠正一错、规范一片”的效果。积极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促进宜君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